沭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沭新華字典,沭康熙字典,沭中華字典,沭國語詞典,沭漢語字典。
【沭】怎么讀
漢字 | 沭 | 拼音 | shù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氵 | 筆畫 | 8 |
五筆 | ISYY | 五行 | 水 |
繁體 | 沭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6CAD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構 |
倉頡編碼 | xeid | 鄭碼編碼 | vfs |
四角編碼 | 33194 | 筆順編碼 | 44112344 |
【沭】筆順筆畫
1、沭字的筆順編碼是:44112344。
2、沭字的部首是氵,沭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沭字筆劃順序是:點、點、提、橫、豎、撇、捺、點。
3、沭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沭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巳集上】【水】沭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5。
【沭】基本解釋
沭河,水名。發源于山東南部,流至江蘇北部入海。
【沭】網絡解釋
鄭碼:VFS 倉頡:XEID四角號碼:33194 Unicode:CJK 統一漢字U+6CAD基本字義1. 〔~河〕水名,源于中國山東省,流經江蘇省入新沂河。
【沭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食聿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食律切,音術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沭水出靑州浸。【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】靑州,其浸沂沭。【疏】沭出東莞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瑯邪郡東莞縣術水,南至下邳入泗。【註】卽沭水也。
又縣名。【廣韻】沭陽在海州。【廣輿記】今屬淮安府。
又【集韻】允律切,音聿。義同。 或作。
【沭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一】【水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水。出青州浸。從水術聲。食聿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沭)沭水。出靑州浸。出下有奪文。集韻、類篇徑刪浸字。非是。當補瑯邪東莞南入泗七字。周禮。靑州。其浸沂、沭。注云。沭出東莞。前志瑯邪郡東莞。術水南至下邳入泗。過郡三。行七百一十里。靑州浸。東莞、今山東沂州府沂水縣治西北東莞故城是也。水經曰。沭水、出瑯邪東莞縣西北大弁山。東南過其縣東。又東南過莒縣東。又南過陽都縣東。入於沂。酈曰。舊瀆入泗。非入沂也。今沭水出沂水縣北臨胊縣南之沂山。東南流徑莒州東。又西南流徑蘭山縣東。又南徑郯城縣東。又西南流、入江南沭陽縣畍。分爲二派。下流入海。迥非舊道矣。從水。術聲。食聿切。十五部。前志作術、云靑州浸。其所據職方當如是作。
【沭】文言文
暫無沭字的文言文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