肩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肩新華字典,肩康熙字典,肩中華字典,肩國語詞典,肩漢語字典。
【肩】怎么讀
漢字 | 肩 | 拼音 | jiān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月 | 筆畫 | 8 |
五筆 | YNED | 五行 | 木 |
繁體 | 肩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80A9 | 字形分析 | 半包圍結(jié)構(gòu) |
倉頡編碼 | hsb | 鄭碼編碼 | wmq |
四角編碼 | 30227 | 筆順編碼 | 45132511 |
【肩】筆順筆畫
1、肩字的筆順編碼是:45132511。
2、肩字的部首是月,肩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半包圍結(jié)構(gòu),肩字筆劃順序是:點、橫折、橫、撇、豎、橫折鉤、橫、橫。
3、肩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肩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未集下】【肉】肩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4。
【肩】基本解釋
1.肩膀:并肩前進。
2.擔負;擔任:身肩重任。
【肩】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肩#jiān【釋義】 ①肩膀:兩肩|并肩戰(zhàn)斗。②擔負;承擔:肩負|身肩重任。【肩膀】 #jiānbǎng 人的胳膊上部與軀干相連的部分:他的肩膀真寬。【肩負】 #jiānfù 擔負。〖例句〗青少年肩負著建設(shè)祖國未來的偉大使命。
【肩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古賢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經(jīng)天切,音堅。【說文】髆也。從肉,象形。【徐曰】象肩形,指事也。【廣韻】項下。【正韻】膊上。【六書故】臂本曰肩。
又【爾雅·釋詁】肩,克也。【詩·周頌】佛時仔肩。【傳】仔肩,克也。【箋】仔肩,任也。【書·盤庚】朕不肩好貨。【傳】肩,任也。我不任好貨之人。
又【韻會】勝也。肩強能勝重,堪任義。【爾雅·釋詁】肩,勝也。
又【釋名】肩,堅也。甲闔也。與胸脇皆相會闔也。
又息肩。【左傳·襄二年】鄭子駟請息肩於晉。【註】欲辟楚役,以負擔喻。
又比肩。【爾雅·釋地】北方有比肩民焉,迭食而迭望。【又】西方有比肩獸焉,與卭卭岠虛比,爲卭卭岠虛齧甘草,卽有難,卭卭岠虛負而走,其名謂之蟨。
又獸三歲曰肩。【詩·齊風】驅(qū)從兩肩兮。【傳】獸三歲曰肩。
又鳥名。【禮·月令·季冬之月征鳥厲疾註】征鳥,題肩也。齊人謂之擊征。
又【集韻】作也,媵也。
又姓。【正字通】肩龍明,金人。肩固,洪武中貢士泰和人。
又人名。【禮·檀弓】公肩假。【左傳·桓五年】周公黑肩,將左軍。【註】黑肩,周桓公也。
又【集韻】丘閑切,音掔。膊也。
又胡恩切,音痕。肩肩,羸小貌。【莊子·德充符】闉跂支離無脤,說衞靈公。靈公說之,而視全人,其脰肩肩。【音義】胡恩反。羸小貌。
又直貌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胡田切,音賢。義同。【莊子·德充符肩肩音義】又胡咽反。
【肩】說文解字
『說文解字注』
俗【肩】文言文
①肩膀。《韓非子?難勢》:“比肩隨踵而生。”
②任用。《尚書?盤庚下》:“朕不肩好貨。”
③擔負。《左傳?襄公二年》:“鄭成公疾,子駟請息肩于晉。”
【肩隨】⒈與人同行而稍后。⒉追隨。⒊相差無幾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