莢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莢新華字典,莢康熙字典,莢中華字典,莢國語詞典,莢漢語字典。
【莢】怎么讀
漢字 | 莢 | 拼音 | jiá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艸 | 筆畫 | 9 |
五筆 | AGUW | 五行 | 木 |
繁體 | 莢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835A | 字形分析 | 上下結(jié)構(gòu) |
倉頡編碼 | tkt | 鄭碼編碼 | ebuo |
四角編碼 | 44805 | 筆順編碼 | 122143134 |
莢
【莢】筆順筆畫
1、莢字的筆順編碼是:122143134。
2、莢字的部首是艸,莢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上下結(jié)構(gòu),莢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豎、豎、橫、點(diǎn)、撇、橫、撇、捺。
3、莢的筆畫動(dòng)圖順序如下:
4、莢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申集上】【艸】莢·康熙筆畫:13 ·部外筆畫:7。
【莢】基本解釋
1.通常指豆類植物的果實(shí):豆莢。皂莢。槐樹莢。
2.(Jiá)姓。
【莢】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莢 jiá【釋義】豆類植物的長形的果實(shí):豆莢(豆角)|皂莢 |槐樹莢
【莢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古協(xié)切【韻會(huì)】吉協(xié)切,音夾。【說文】草實(shí)。【博雅】豆角謂之莢。【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】其植物宜莢物。【註】莢物,薺莢、王棘之屬。【疏】卽今人謂之皁莢是也。
又蓂莢,堯時(shí)瑞草。
又莢蒾。【本草】葉似木槿及楡、柞小樹。
又錢名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漢興,以爲(wèi)秦錢重難用,更令民鑄莢錢。【註】如楡莢也。
又陵名。【水經(jīng)注】李夫人塚,塚形三成,世謂之莢陵。
又姓。【通志·氏族略】莢氏。【風(fēng)俗通】莢成僖子,晉大夫。【王僧孺·百家志】荀永之娶平陽莢氏。
【莢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一】【艸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艸實(shí)。從艸夾聲。古葉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艸實(shí)。周禮曰。墳衍植物宜莢物。按莢物兼艸木言。從艸。夾聲。古葉切八部。【莢】文言文
暫無莢字的文言文
【莢】組詞
莢果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