肅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肅新華字典,肅康熙字典,肅中華字典,肅國語詞典,肅漢語字典。
【肅】怎么讀
漢字 | 肅 | 拼音 | sù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肀 | 筆畫 | 8 |
五筆 | VIJK | 五行 | 金 |
繁體 | 肅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8083 | 字形分析 | 上下結構 |
倉頡編碼 | llfl | 鄭碼編碼 | xbno |
四角編碼 | 50227 | 筆順編碼 | 51123234 |
【肅】筆順筆畫
1、肅字的筆順編碼是:51123234。
2、肅字的部首是肀,肅字的結構為:上下結構,肅字筆劃順序是:橫折、橫、橫、豎、撇、豎、撇、點。
3、肅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肅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未集中】【聿】肅·康熙筆畫:13 ·部外筆畫:7。
【肅】基本解釋
1.恭敬:肅立。肅然。
2.嚴正;認真:嚴肅。
3.清除:肅清。肅貪。
【肅】網絡解釋
基本解釋: 肅 1. 恭敬:~立。~坐。~然。2. 嚴正,認真:嚴~。~靜。~穆。整~。3. 躬身作揖,迎揖引進:~客。4. 萎縮:~殺。5. 地名,古月氏國。6.姓氏,如:肅詳,漢朝雁門太守。肅錞,宋朝寶歷年間判吉州軍
【肅】康熙字典
〔古文〕?
【唐韻】息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息六切【正韻】蘇谷切,
音宿。【說文】持事振敬也。從聿在
上,戰戰兢兢也。【廣韻】恭也,敬也,戒也。【書·太甲】社稷宗廟,罔不祗肅。【傳】肅,嚴也。言能嚴敬鬼神而遠之。
又【洪範】恭作肅。【疏】貌能恭,則心肅敬也。【禮·玉藻】色容厲肅。【疏】厲,嚴也。肅,威也。
又【爾雅·釋言】肅雝,聲也。
又縮也。【詩·豳風】九月肅霜。【傳】肅,縮也,霜降而收縮萬物。【禮·月令】季春行冬令,則寒氣時發,草木皆肅。【註】謂枝葉縮栗。
又【爾雅·釋詁】進也。【詩·大雅】民有肅心,荓云不逮。【箋】肅,進也。【禮·曲禮】客固辭,主人肅客而入。【註】肅,進也。進客謂道之。
又【左傳·成十六年】爲事之故,敢肅使者。【註】肅手至地,若今撎。【禮·少儀】婦人吉事,雖有君賜肅拜。【註】肅拜,拜低頭也。【周禮·春官·大祝】辨九,九曰肅
。【註】肅拜,但俯下手,今時撎是也。
又急也。【禮·禮運】肅而俗敝,則法無常。【疏】肅,駿急也。【淮南子·本經訓】肅而不悖。【註】肅,急也。雖急,不促悖。
又【爾雅·釋訓】肅肅,敬也。【又】肅肅,恭也。
又【詩·周南】肅肅兔。【朱註】肅肅,整飭貌。
又【詩·小雅】肅肅謝功,召伯營之。【箋】肅肅,嚴正之貌。
又【詩·召南】肅肅宵征。【傳】肅肅,疾貌。
又【詩·唐風】肅肅鴇羽。【傳】肅肅,鴇羽聲。
又姓。漢鴈門太守肅祥。
又【諡法】剛德克就曰:肅執心決斷曰肅。
又國名。【左傳·昭九年】肅愼,燕亳,吾北土也。
又【書序】肅愼來賀。【山海經】肅愼之國,在白民北。
又州名。【韻會】古月支國地,漢置酒泉郡,後魏以酒泉爲甘州,隨分福祿縣置肅州。
又馬名。【左傳·定三年】唐成公如楚,有兩肅爽馬,子常欲之。【註】肅爽,駿馬名。
又通作宿。【儀禮·特牲饋食禮】乃宿尸。【註】宿,進也。【禮·祭統】宮宰宿夫人。【註】宿,戒也。
又【集韻】所六切,音縮,鳥飛。同?。
又【字彙補】先妙切,音嘯。敬也。【釋名】簫,肅也,其音肅肅然而淸也。
又【韻補】葉音瑟。【陸機詩】羈旅遠遊宦,託身承華側。撫劒遵銅輦,振纓盡祇肅。【韻會】古凡夙音,多讀如息。尚書肅愼氏,史記作息愼。草疏宿菜,幽州人謂之息菜。
【肅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三】【
【肅】文言文
①恭敬。《左傳?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其從者肅而寬。”
②深深地作揖。《左傳?成公十六年》:“三肅使者而退。”
③嚴肅。《三國志?蜀書?諸葛亮傳》:“賞罰肅而號令明。”
④收斂;萎縮。張協《雜詩》:“天高萬物肅。”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