挺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挺新華字典,挺康熙字典,挺中華字典,挺國語詞典,挺漢語字典。
【挺】怎么讀
漢字 | 挺 | 拼音 | tǐng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扌 | 筆畫 | 9 |
五筆 | RTFP | 五行 | 火 |
繁體 | 挺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633A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(jié)構(gòu) |
倉頡編碼 | qnkg | 鄭碼編碼 | dmdy |
四角編碼 | 52041 | 筆順編碼 | 121312154 |
【挺】筆順筆畫
1、挺字的筆順編碼是:121312154。
2、挺字的部首是扌,挺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左右結(jié)構(gòu),挺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豎鉤、提、撇、橫、豎、橫、橫折折撇、捺。
3、挺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挺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卯集中】【手】挺·康熙筆畫:11 ·部外筆畫:7。
【挺】基本解釋
1.硬而直:筆挺。挺立。挺然屹立(堅強地直立著)。
2.伸直或凸出(身體或身體的一部分):挺胸。挺著脖子。
3.勉強支撐:他有病還硬挺著上班。
4.特出;杰出:英挺。挺拔。
5.很:這花挺香。他學習挺努力。心里挺不痛快的。
6.用于機槍。
【挺】網(wǎng)絡解釋
挺,原意硬而直,如筆挺、挺立。伸直或凸出(身體或身體的一部分),如挺胸。挺也表示勉強支撐,如他受了傷卻硬挺著不下火線。還有特出、杰出的意思,如英挺、挺拔。挺香、挺努力,是很的意思。作量詞,用于機關(guān)槍。
【挺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徒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待鼎切,音艇。讀若庭上聲。【說文】拔也。【廣韻】挺出也。【吳語】挺鈹搢鐸。【前漢·師丹傳】挺力田。【註】特拔異力田之人,優(yōu)寵之也。【晉書·宣帝紀論】以天挺之資,應期受命。
又直持也。
又寬也。【禮·月令】仲夏挺重,囚益其食。
又引也。【前漢·劉屈氂傳】挺身逃亡其印綬。【註】獨引身而逃難也。
又縣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膠東國挺縣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他頂切,音珽。讀若?上聲。直也。【左傳·襄五年】周道挺挺,我心扃扃。【前漢·蓋寬饒傳】君子直而不挺,曲而不詘。
又荔挺,香草名。【禮·月令】仲冬荔挺出。【註】馬?也。
又與脡通。【儀禮·鄕飮酒禮】薦脯五挺。【註】挺猶膱也。
又【唐韻】特丁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唐丁切,音庭。挺縣別音。
又【集韻】丈梗切,棖上聲。亦直也。
【挺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二】【手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拔也。從手廷聲。徒鼎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挺)拔也。左傳。周道挺挺。直也。月令。挺重囚。寛也。皆引申之義。從手。廷聲。徒鼎切。十一部。
【挺】文言文
①拔出。《陳涉世家》:“尉劍挺,廣起,奪而殺尉。”
②挺直;伸直。《勸學》:“雖有槁暴不復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”
③突出;冒出。《雁蕩山》:“既非挺出地上,則為深谷林莽所蔽。”
④不屈;不服。《陳州糶米》:“則這攢典哥哥休強挺,你可敢教我親自秤?”
⑤根。韓愈《藍田縣丞廳壁記》:“南墻鉅竹千挺,儼立若相持。”
【挺挺】正直的樣子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