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某新華字典,某康熙字典,某中華字典,某國語詞典,某漢語字典。
【某】怎么讀
漢字 | 某 | 拼音 | mǒu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甘 | 筆畫 | 9 |
五筆 | AFSU | 五行 | 水 |
繁體 | 某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67D0 | 字形分析 | 上下結構 |
倉頡編碼 | tmd | 鄭碼編碼 | ebf |
四角編碼 | 44904 | 筆順編碼 | 122111234 |
【某】筆順筆畫
1、某字的筆順編碼是:122111234。
2、某字的部首是甘,某字的結構為:上下結構,某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豎、豎、橫、橫、橫、豎、撇、捺。
3、某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某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子集下】【厶】厶·康熙筆畫:2 ·部外筆畫:0。
【某】基本解釋
1.指示代詞。
2.指一定的人或事物(知道名稱而不說出):張某。解放軍某部。
3.指不定的人或事物:某人。某地。某年某月。某種線索。
4.用來代替自己或自己的名字,如“某,張飛是也。”又如姓張的自稱“張某”或“張某人”。
5.有時疊用:某某人。某某學校。
【某】網絡解釋
某,代指一些模糊不清的實物,或者是自稱。
【某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息夷切【集韻】相咨切,音私。【說文】姦衺也。韓非曰:倉頡造字,自營爲厶。【集韻】通作私。
又【玉篇】亡后切,音某。厶甲也。【陸游老學庵筆記】今人書厶以爲俗。穀梁二年,蔡侯鄭伯會于鄧。范甯註云:鄧,厶地。陸德明釋文:不知其國,故云厶地。【篇海】義同某。
【某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六】【木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酸果也。從木從甘。闕。槑,古文某從口。莫厚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某)酸果也。此是今梅子正字。說見梅下。從木甘。闕。此闕謂義訓酸而形從甘、不得其解也。玉裁謂。甘者、酸之母也。幾食甘多易作酸味。水土合而生木之驗也。莫厚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(槑)古文某。從口。從口者、甘之省也。?之者、皃其酢醶。
【某】文言文
①指代不明確說出的時、地、人、事。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某年月日,秦王與趙王會飲,令趙王鼓瑟。”《地震》:“后聞某處井傾側,不汲;某家樓臺南北易向。”《大鐵椎傳》:“今夜半,方期和決斗某所。”《報劉一丈書》:“某也賢!某也賢!。”
②代稱自己或代自己的名。《記王忠肅公翱事》:“今以半別公,公固知某不貪也。”《游褒禪山記》:“臨川王某記。”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