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去新華字典,去康熙字典,去中華字典,去國語詞典,去漢語字典。
【去】怎么讀
漢字 | 去 | 拼音 | qù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厶 | 筆畫 | 5 |
五筆 | FCU | 五行 | 木 |
繁體 | 去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53BB | 字形分析 | 上下結構 |
倉頡編碼 | gi | 鄭碼編碼 | bzs |
四角編碼 | 40732 | 筆順編碼 | 12154 |
【去】筆順筆畫
1、去字的筆順編碼是:12154。
2、去字的部首是厶,去字的結構為:上下結構,去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豎、橫、撇折、點。
3、去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去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子集下】【厶】去·康熙筆畫:5 ·部外筆畫:3。
【去】基本解釋
1.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(跟“來”相對):去路。去向。從成都去重慶。他去了三天,還沒回來。
2.離開:去國。去世。去職。去留兩便。
3.失去;失掉:大勢已去。
4.除去;除掉:去病。去火。去皮。這句話去幾個字就簡潔了。
5.距離:兩地相去四十里。去今五十年。
6.過去的(時間,多指過去的一年):去年。去秋(去年秋天)。去冬今春。
7.婉辭,指人死:他不到四十歲就先去了。
8.表示離開說話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時用“去”,表示到說話人所在地參與某件事時用“來”。
9.的“去”可以一前一后同時用,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:他去聽報告去了。
10.用在“大、多、遠”等形容詞后,表示“非常…”,“…極了”的意思(后面加“了”):這座樓可大了去了!。他到過的地方多了去了! ⑿去聲:平上去入。
11.扮演(戲曲里的角色):在《斷橋》中,他去白娘子。
12.用在動詞后,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離開原來的地方:拿去。捎去。
13.用在動詞后,表示動作的繼續等:信步走去(=過去)。讓他說去(=下去)。一眼看去(=上去)。
【去】網絡解釋
去,漢字,是生活中常用的一個動詞字。有:去除、去處、去掉等意思,還具有很多釋義,例如離開所在的地方到別處;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,表行動意向,與“來”相對,還有距離,差別,讓別人與自己離遠一些等意義。
【去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丘據切,墟去聲。【說文】人相違也。【廣韻】離也。【增韻】來去,離去,去就之去。【玉篇】行也。【史記·莊助傳】汲黯招之不來,麾之不去。
又棄也。【後漢·申屠剛傳】愚聞人所歸者,天所與。人所畔者,天所去也。
又【唐韻】羌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口舉切【正韻】丘舉切,墟上聲。【集韻】徹也。
又藏也。【前漢·蘇武傳】掘野鼠,去草實而食之。【註】去,收藏也。
又【集韻】或作弆。【前漢·遵傳】遵善書,與人尺牘,皆藏弆以爲榮。【註】弆,亦藏也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丘於切,音墟。疾走。【正字通】同驅。【詩·小雅】鳥鼠攸去,君子攸芋。【左傳·僖十五年】秦伯伐晉。卜之,曰:千乘三去,三去之餘,獲其雄狐。
【去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五】【去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人相違也。從大(去)人相違也。違、離也。人離故從大。大者、人也。從大。聲。丘據切。五部。凡去之屬皆從去。
【去】文言文
①離去;離開。《岳陽樓記》:“便有去國懷鄉,憂讒畏譏。”
②距;距離。《五人墓碑記》:“夫五人之死,去今之墓而葬焉。”
③過去的。《琵琶行》:“我從去年辭帝京。”
④除去;去掉。《捕蛇者說》:“去死肌,殺三蟲。”
⑤舍去;舍棄。《五蠹》:“去偃王之仁。”
⑥用其他動詞后,表示行為動作的趨向。《永遇樂?京口北固亭懷古》:“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。”
⑦前往;到……去。《孔雀東南飛》:“阿母謂阿女,汝可去應之。”
jǔ
通“弆”。收藏;貯存。《蘇武》:“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。”
【去婦】被遺棄之妻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