柲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柲新華字典,柲康熙字典,柲中華字典,柲國語詞典,柲漢語字典。
【柲】怎么讀
漢字 | 柲 | 拼音 | bì、bié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木 | 筆畫 | 9 |
五筆 | SNTT | 五行 | 木 |
繁體 | 柲 | 怎么讀 | 跟我讀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67F2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構 |
倉頡編碼 | dph | 鄭碼編碼 | fwm |
四角編碼 | 43904 | 筆順編碼 | 123445434 |
【柲】筆順筆畫
1、柲字的筆順編碼是:123445434。
2、柲字的部首是木,柲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柲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豎、撇、點、點、斜鉤、點、撇、點。
3、柲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柲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辰集中】【木】柲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5。
【柲】基本解釋
1.兵器的柄;亦泛指器物的柄:“戈柲六尺有六寸。”
2.弓檠,綁在弓里保護弓的竹片:“弓矢之新沽功……有柲。”
3.刺。
4.偶。
1.拗。
2.戾。
3.手推物。
【柲】網絡解釋
柲bì bié,“木”指“木質器柄”,“必”本義為“心臟真實存在但不可看見”,引申為“不可見”。“木”與“必”聯合起來表示“被絲線密集纏繞(使木質部分不可看見)的器柄”。本義:指被絲線纏繞保護的器柄。
【柲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【韻會】兵媚切,音祕。柲攢也。【廣韻】戟柄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戈柲六尺有六寸。【左傳·昭七年】君王命剝圭以爲鏚柲。
又檠也。【儀禮·旣夕記】有柲。註弓檠也。【詩·秦風】竹閉緄縢。作閉。
又【廣雅】丘上有木曰柲丘。
又【唐韻】吉切,音必。
又【集韻】薄必切【正韻】薄密切,音弼。義
同。或作鉍。
又毗必切,音邲。偶也。
又【廣韻】鄙密切,音筆。柄也。
又【廣韻】蒲結切,音蹩。支柄。
【柲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六】【木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欑也。從木必聲。兵媚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柲)欑也。欑各本誤從手。葉本誤從イ。今正。此卽下文積竹杖也。考工記。廬人爲廬器。戈柲六尺有六寸。殳長尋有四尺。車戟常。酋矛常有四尺。夷矛三尋。注云。柲猶柄也。按戈戟矛柄皆用積竹杖。不比他柄用木而已。殳則用積竹杖而無刃。柲之引伸爲凡柄之偁。左傳。剝圭以爲戚柲。戚柄不用積竹。從木。必聲。兵媚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
【柲】文言文
暫無柲字的文言文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