柰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柰新華字典,柰康熙字典,柰中華字典,柰國語詞典,柰漢語字典。
【柰】怎么讀
漢字 | 柰 | 拼音 | nài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木 | 筆畫 | 9 |
五筆 | SFIU | 五行 | 火 |
繁體 | 柰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67F0 | 字形分析 | 上下結構 |
倉頡編碼 | dmmf | 鄭碼編碼 | fbk |
四角編碼 | 40901 | 筆順編碼 | 123411234 |
柰
【柰】筆順筆畫
1、柰字的筆順編碼是:123411234。
2、柰字的部首是木,柰字的結構為:上下結構,柰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豎、撇、捺、橫、橫、豎鉤、撇、點。
3、柰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柰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辰集中】【木】柰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5。
【柰】基本解釋
古書上指一種類似花紅的果子。
【柰】網絡解釋
未檢索到柰字的網絡釋義。
【柰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乃帶切【韻會】乃代切【正韻】尼帶切,音
。【說文】果名。【廣韻】柰有靑、白、赤三種。【潘岳·閒居賦】二柰曜丹白之色。
又徐鉉曰:假借爲柰何字。【書·召誥】曷其柰何弗敬。
又【廣韻】那也。柰、那通。【王維·酬郭給事詩】強欲從君無那老。那作柰。【韓愈·感春詩】已矣知何柰。柰作那。○按俗作?,以別于柰何之柰。
又俗作奈,以別于柰果之柰。皆非。
【柰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六】【木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果也。從木示聲。奴帶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柰)柰果也。假借爲柰何字。見尙書左傳。俗作奈。非。從木。示聲。奴帶切。十五部。
【柰】文言文
①果名。左思《蜀都賦》:“素柰夏成。”
②通“奈”。處置;對付。劉向《說苑?貴德》:“將柰其土眾何?”
【柰】組詞
柰子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