枯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枯新華字典,枯康熙字典,枯中華字典,枯國語詞典,枯漢語字典。
【枯】怎么讀
漢字 | 枯 | 拼音 | kū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木 | 筆畫 | 9 |
五筆 | SDG | 五行 | 金 |
繁體 | 枯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67AF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構 |
倉頡編碼 | djr | 鄭碼編碼 | fej |
四角編碼 | 44960 | 筆順編碼 | 123412251 |
【枯】筆順筆畫
1、枯字的筆順編碼是:123412251。
2、枯字的部首是木,枯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枯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豎、撇、點、橫、豎、豎、橫折、橫。
3、枯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枯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辰集中】【木】枯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5。
【枯】基本解釋
1.(植物等)失去水分:枯萎。枯槁。枯草。枯骨。
2.(井、河流等)變得沒有水:枯井。海枯石爛。
3.肌肉干癟:枯瘦。
4.沒有生趣;枯燥:枯坐。
5.芝麻、大豆、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:菜枯。茶枯。麻枯。
6.姓。
【枯】網絡解釋
枯,拼音:kū,為形聲詞。字從木、從古古亦聲。“古”意為“老”。“木”與“古”聯合起來表示“古老的樹木”。本義:年久的樹木。辨析:枯與槁。“枯”指年久的樹木。“槁”指樹冠光禿)。在古代,枯還表示數字“八十”。指失去水分,水全沒有了:干~。~萎。~槁。~榮。~魚銜索(串在繩索上的干魚,形容存日不多)。沒趣味,無生趣:~燥。~腸(喻枯澀貧乏的思路)。
【枯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苦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空胡切,音刳。【說文】槀木也。【史記·諸侯表】摧枯朽者易爲力。
又【周禮·天官·鄭註】童枯不稅。【疏】山林不茂爲童,山澤無水爲枯。
又【集韻】後五切,音戸。竹名。通作楛。詳楛字註。
又葉苦禾切,音科。【黃庭經】金鈴朱帶坐婆娑,調血理命身不枯。
【枯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六】【木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槀也。從木古聲。《夏書》曰:“唯箘輅枯。”木名也。苦孤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枯)槁也。從木。古聲。苦孤切。五部。夏書曰。唯箘輅枯。禹貢文。今尚書作惟箘簵楛。按惟作唯。轉寫誤也。輅當依竹部引書作簬。楛作枯、則許所據古文尚書如是。竹部引書作楛。非也。枯、逗。各本無此字。今補。木名也。此釋書之枯非枯槀之義。如引堲讒說、而又釋堲。引曰圛、而又釋圛。引布重?席、而又釋?。皆非堲、圛、?本義。必別釋以曉人也。木名、未審何木。周易大過之枯。鄭音姑。謂無姑山榆。周禮壺氏。杜子春讀橭爲枯。云枯榆、木名。疑當是枯榆也。而馬云可以爲箭。或謂枯乃楛之假借。未知其審。考工記注引尚書箘簵枯。音義曰、枯、尚書作楛。鄉射禮注引國語肅愼貢枯矢。音義曰。枯、字又作楛。然則鄭所據尚書、國語皆作枯與許所據合也。
【枯】文言文
①枯萎;蔫。《觀獵》:“草枯鷹眼疾,雪盡馬蹄輕。”
②干枯;干燥。《赤壁之戰》:“取蒙沖斗艦十艘,載燥荻枯柴。”
③干涸;枯竭。《荀子?致士》:“川淵枯則魚龍去之。”
④憔悴;枯瘦。《荀子?修身》:“勞倦而容貌不枯。”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