栆怎么讀

             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栆字怎么讀,栆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,栆字的說文解字,栆字相關(guān)的文言文,栆字的組詞等。

              栆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栆新華字典栆康熙字典栆中華字典栆國語詞典栆漢語字典

              【栆】怎么讀

              漢字 拼音 zǎo
              部首 筆畫 9
              五筆 GKHU 五行
             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
              統(tǒng)一編碼 基本區(qū) U+6806 字形分析 上下結(jié)構(gòu)
              倉頡編碼 kly 鄭碼編碼 ajot
              四角編碼 50303 筆順編碼 125123444

              【栆】筆順筆畫

              1、栆字的筆順編碼是:125123444。

              2、栆字的部首是木,栆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上下結(jié)構(gòu),栆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豎、橫折、橫、豎、撇、捺、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。

              3、栆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
              4、栆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辰集中】【木】棗·康熙筆畫:12 ·部外筆畫:8。

              【栆】基本解釋

              ◎ 同【棗】。

              【栆】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              栆 拼音:zǎo部首:木,部外筆畫:5,總筆畫:9五筆86&98:GKHU 倉頡:KLY筆順編號:125123444 四角號碼:50303 UniCode:CJK 統(tǒng)一漢字 U+6806

              【栆】康熙字典

             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子皓切,音蚤。【說文】果名。【小爾雅】棘實(shí)謂之棗。【埤雅】大者棗,小者棘。于文朿爲(wèi)棘,重朿爲(wèi)棗,蓋棗性重喬,棘則低矣。

              又【儀禮·士昏禮】婦摯舅用棗栗。【疏】以早自謹(jǐn)飭爲(wèi)義。棗,早也。栗,肅也。【聘禮】夫人勞,使下大夫勞以二竹簠兼執(zhí)之以進(jìn)。【註】右手執(zhí)棗,左手執(zhí)栗。【疏】棗美,故用右手也。

              又酸棗,地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屬陳留郡。

              又姓,出潁川棘子成後,避仇改爲(wèi)棗。◎按棗、棘字,《說文》別立朿部,今倂入。

              【栆】說文解字

              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七】【朿】。

              『說文解字』

              羊棗也。從重朿。子皓切

              『說文解字注』

              (棗)羊棗也。羊葢衍文。羊棗卽木部之梬。爾雅諸棗中之一。與常棗絕殊。不當(dāng)專取以爲(wèi)訓(xùn)。葢此當(dāng)云棗木也。棗樹隨地有之。盡人所識。赤心而外朿。非羊棗也。必轉(zhuǎn)寫妄改之誤。從重朿。釋木曰。槐、棘、醜喬。棘卽棗也。析言則分棗、棘。統(tǒng)言則曰棘。周禮。外朝九棘三槐。棘正謂棗。故注云。取其赤心而外刺。上句曰喬。故從重朿會意。子皓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
              【栆】文言文

              暫無栆字的文言文

              【栆】組詞

              暫無栆組詞的詞語

              網(wǎng)友正在查“栆”的相關(guān)字典

              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、康熙字典、漢語字典、網(wǎng)絡(luò)等多渠道,如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站長。

             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