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了新華字典,了康熙字典,了中華字典,了國語詞典,了漢語字典。
【了】怎么讀
漢字 | 了 | 拼音 | le、liǎo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乛 | 筆畫 | 2 |
五筆 | BNH | 五行 | 火 |
繁體 | 瞭 | 怎么讀 | 跟我讀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4E86 | 字形分析 | 單一結(jié)構(gòu) |
倉頡編碼 | nn | 鄭碼編碼 | y |
四角編碼 | 17207 | 筆順編碼 | 52 |
【了】筆順筆畫
1、了字的筆順編碼是:52。
2、了字的部首是乛,了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單一結(jié)構(gòu),了字筆劃順序是:橫撇/橫鉤、彎鉤。
3、了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了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子集上】【亅】了·康熙筆畫:2 ·部外筆畫:1。
【了】基本解釋
1.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,表示動作或變化已經(jīng)完成。a)用于實際已經(jīng)發(fā)生的動作或變化:這個小組受到了表揚。水位已經(jīng)低了兩米。b)用于預(yù)期的或假設(shè)的動作:你先去,我下了班就去。他要知道了這個消息,一定也很高興。
2.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,表示變化或出現(xiàn)新的情況。a)表示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或?qū)⒁霈F(xiàn)某種情況:下雨了。春天了,桃花都開了。他吃了飯了。天快黑了,今天去不成了。b)表示在某種條件之下出現(xiàn)某種情況:天一下雨,我就不出門了。你早來一天就見著他了。c)表示認(rèn)識、想法、主張、行動等有變化:我現(xiàn)在明白他的意思了。他本來不想去,后來還是去了。d)表示催促或勸止:走了,走了,不能再等了!。好了,不要老說這些事了!
1.完畢;結(jié)束:了結(jié)。了賬。沒完沒了。一了百了。不了了之。這事兒已經(jīng)了啦!
2.放在動詞后,跟“得、不”連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:辦得了。做得了。來不了。受不了。
3.完全(不);一點(也沒有):了不相涉。了無懼色。了無進展。
4.姓。
5.明白;懂得:了然。了解。明了。了如指掌。
【了】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了,le,子字無臂,表示斷、絕斷,結(jié)束。念liǎo時:1、明白,知道:明了。一目~然。2、完結(jié),結(jié)束:完~,~結(jié)。3、 在動詞后,與“不”、“得”連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:看不~,辦得~。 4、與“得”、“不得”前后連用,表示異乎尋?;蚯闆r嚴(yán)重:那還~得!念 le 時:1、放在動詞或形容詞后,表示動作或變化已經(jīng)完成:寫完~。2、 助詞,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,表示變化,表示出現(xiàn)新的情況:刮風(fēng)~。
【了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盧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郞鳥切【正韻】盧皎切,聊上聲。【增韻】決也?!緩V韻】慧也,曉解也。【後漢·孔融傳】融年十二聰慧。
煒曰:小而了了,大未必奇。
又【宋書·戴法興傳】彭城王覓一了了令史,得法興使?fàn)?wèi)之。
又訖也,畢也?!緯x書·傅毅傳】天下大器,非可稍了,而相觀每事欲了,生子癡了官事,官事未易了也?!径鸥υ姟酷纷诜蛉绾?。齊魯靑未了。
又【揚子·方言】了,快也。秦曰了。
又秦吉了,鳥名?!境鸪毓P記注】似鸚鵡,腦有肉冠,能言笑。
【了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四】【了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尦也。從子無臂。象形。凡了之屬皆從了。盧鳥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了)尦也。尦、行脛相交也。牛行腳相交爲(wèi)尦。凡物二股或一股結(jié)糾紾縳不直伸者、曰了戾。方言。軫、戾也。郭注。相了戻也?;茨显烙?xùn)注、楊倞荀卿注、王砅素問注、段成式酉陽雜組及諸書皆有了戾字。而或妄改之。方言曰。佻、縣也。郭注。了佻、縣物皃。丁小反。按他書引皆作了?。亦卽許之了尦也。叚借爲(wèi)憭悟字。從子無臂。象形。象其足了戾之形。盧鳥切。二部。凡了之屬皆從了。
【了】文言文
①結(jié)束;完畢;了結(jié)?!读主煊襁M賈府》:“一語未了,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。”
②明白;懂得?!赌鲜?蔡撙傳》:“卿殊不了事。”
③全;完全?!稌x書?謝安傳》:“了無喜色。”
④畢竟;終于。《新唐書?姚南仲傳》:“雖欲自近,了復(fù)何益?”
⑤眼珠明亮?!睹献?離婁上》:“眸子不能掩其惡,胸中正,則眸子了焉?!?/p>
⑥清晰;清楚?!墩摵?自紀(jì)》:“言了于耳,則事味于心?!?/p>
⑦高;遠(yuǎn)。《楚辭?九辨》:“了冥冥而薄天?!?/p>
liào
了望。黃尊憲《東溝行》:“我軍了敵遽飛砲?!?/p>
lè
用于動詞、形容詞后或句末,表示終結(jié)。岳飛《滿江紅》:“莫等閑,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?!?/p>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