疣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疣新華字典,疣康熙字典,疣中華字典,疣國語詞典,疣漢語字典。
【疣】怎么讀
漢字 | 疣 | 拼音 | yóu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疒 | 筆畫 | 9 |
五筆 | UDNV | 五行 | 土 |
繁體 | 疣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75A3 | 字形分析 | 半包圍結構 |
倉頡編碼 | kiku | 鄭碼編碼 | tgr |
四角編碼 | 112 | 筆順編碼 | 413411354 |
疣
【疣】筆順筆畫
1、疣字的筆順編碼是:413411354。
2、疣字的部首是疒,疣字的結構為:半包圍結構,疣字筆劃順序是:點、橫、撇、點、提、橫、撇、豎彎鉤、點。
3、疣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疣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午集中】【疒】疣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4。
【疣】基本解釋
皮膚病,病原體是乳頭狀瘤病毒,常見的有扁平疣、尋常疣等。扁平疣是針頭至綠豆大小的丘疹,數目較多;尋常疣是針頭至黃豆大小的丘疹,表面粗糙,數目較少。不痛不癢,多長在面部、頭部或手背等處。也叫贅疣。尋常疣通稱瘊子。
【疣】網絡解釋
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的一種皮膚表面贅生物。多見于兒童及青年,潛伏期為1~3個月,能自身接種擴散。病毒存在于棘層細胞中,可促使細胞增生,形成疣狀損害。根據臨床表現和部位,分為尋常疣、扁平疣、跖疣、生殖器疣(尖銳濕疣)、口腔疣、咽喉疣及疣狀表皮發育不良。
【疣】康熙字典
【廣韻】羽求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于求切,音由。【玉篇】結病也。今疣贅之腫也。【釋名】丘也,出皮上,聚高如地之有丘也。【莊子·大宗師】附贅縣疣。【山海經】求如之山,滑水出焉,其中多滑魚,食之已疣。【註】疣,贅也。音由,結肉也。
又【集韻】尤救切,音宥。顫也。
【疣】說文解字
『說文解字注』
【疣】文言文
①生在皮膚上的肉贅,通稱瘊子。《莊子?駢拇》:“附贅縣疣,出乎形哉。”
②比喻多余無用的東西。揚雄《法言?問道》:“允治天下,不待禮文與五教,則吾以黃帝、堯舜為疣贅。”
【疣】組詞
疣贅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