茲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茲新華字典,茲康熙字典,茲中華字典,茲國語詞典,茲漢語字典。
【茲】怎么讀
漢字 | 茲 | 拼音 | zī、cí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丷 | 筆畫 | 9 |
五筆 | UXXU | 五行 | 金 |
繁體 | 茲 | 怎么讀 | 跟我讀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5179 | 字形分析 | 上下結構 |
倉頡編碼 | tvii | 鄭碼編碼 | uazz |
四角編碼 | 80732 | 筆順編碼 | 431554554 |
【茲】筆順筆畫
1、茲字的筆順編碼是:431554554。
2、茲字的部首是丷,茲字的結構為:上下結構,茲字筆劃順序是:點、撇、橫、撇折、撇折、點、撇折、撇折、點。
3、茲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茲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申集上】【艸】茲·康熙筆畫:12 ·部外筆畫:6。
【茲】基本解釋
1.現在:于茲已有三載。茲訂于9月1日上午9時在本校禮堂舉行開學典禮。
2.年:今茲。來茲。
龜茲(Qiūcí),古代西域國名,在今新疆庫車一帶。
【茲】網絡解釋
茲兩個讀音:zī、cí。形聲。據《說文》,從艸,滋省聲。本義:草木茂盛 同本義。又如:茲茲(增加繁殖)
【茲】康熙字典
〔古文〕茊【唐韻】子之切【集韻】津之切,
音孜。【說文】草木多益也。
又【爾雅·釋詁】此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念茲在茲。
又蓐席也。【爾雅·釋器】蓐謂之茲。【公羊傳·桓十六年】屬負茲舍不卽罪爾。【註】諸侯有疾稱負茲。
又【史記·周本紀】康叔封布茲。【徐廣曰】茲,藉草之名。
又【通志·氏族略】宋茲成,墊江人。
又通滋。【前漢·五行志】賦歛茲重。【揚子·太經】天不之茲。
又【荀子·正論篇】瑯玕龍茲。【註】與髭同。
又【篇海】音慈。龜茲,國名。
【茲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一】【艸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艸木多益。從艸,茲省聲。子之切〖注〗、茊,古文。
『說文解字注』
艸木多益。詩小雅。兄也永歎。毛曰。兄、茲也。戴先生毛鄭詩考正曰。茲今通用滋。說文茲字說云。艸木多益。滋字說云。益也。韋注國語云。兄、益也。詩之辭意言不能如兄弟相救、空滋之長歎而已。按大雅職兄斯引傳亦云兄、茲也。從艸。絲省聲。絲宋本作茲。非也。茲從二玄。音玄。字或作滋。?從絲省聲。韻?作【茲】文言文
①這。《諫太宗十思疏》:“總此十思,宏茲九德。”
②年。《呂氏春秋?任地》:“今茲美禾,來茲美麥。”
③現在。《史記?甘茂列傳》:“今臣生十二年于茲矣。”
④通“滋”。更加。墨子《非攻》:“以虧人愈多,其不仁茲甚,罪益厚。”
⑤于是。《左傳?昭公二十六年》:“若可,師有濟也;君而繼之,茲無敵矣。”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