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洪新華字典,洪康熙字典,洪中華字典,洪國語詞典,洪漢語字典。
【洪】怎么讀
漢字 | 洪 | 拼音 | hóng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氵 | 筆畫 | 9 |
五筆 | IAWY | 五行 | 水 |
繁體 | 洪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6D2A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構 |
倉頡編碼 | etc | 鄭碼編碼 | veo |
四角編碼 | 34181 | 筆順編碼 | 441122134 |
【洪】筆順筆畫
1、洪字的筆順編碼是:441122134。
2、洪字的部首是氵,洪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洪字筆劃順序是:點、點、提、橫、豎、豎、橫、撇、點。
3、洪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洪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巳集上】【水】洪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6。
【洪】基本解釋
1.大:洪水。洪鐘。洪爐。洪量。
2.指洪水:防洪。蓄洪。分洪。山洪。
3.姓。
【洪】網絡解釋
洪,大水;暴漲的水流。一般做 “形”,“聲”,“姓”等,如:洪水、洪亮、洪適。
【洪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戸公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胡公切,音紅。【說文】洚水也。【書·堯典】湯湯洪水方割。
又大也。【書·大誥】洪惟我幼沖人。
又水名,在東郡。【水經】濟水故瀆,又北右合洪水。
又澤名。【廣輿記】洪澤,在淮安府山陽縣界。
又【揚子·方言】石阻河流爲洪。【田藝蘅煑泉小品】澤感而山不應,則怒而爲洪。【漫叟詩話】灘石湍激其中,深僅可容舟者,謂之洪。
又射洪,縣名。【廣輿記】潼川州有射洪縣。
又州名。【韻會】漢豫章郡,隋置洪州。
又井名,在豫章郡散原山西北。【水經注】洪井飛流,懸注無底。
又山名。【廣輿記】在福寧州城南。
又【輟耕錄】脈以浮而有力爲洪。
又姓。【廣韻】共工氏之後,本姓共氏。
又通作鴻。【史記·河渠書】禹抑鴻水。
又【集韻】古巷切,音絳。水名。義同洚水之洚。
【洪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一】【水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洚水也。從水共聲。戶工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洪)洚水也。堯典、咎繇謨皆言洪水。釋詁曰。洪、大也。引伸之義也。孟子以洪釋洚。許以洚釋洪。是曰轉注。大壑曰谼。字亦作洪。從水。共聲。戶工切。九部。
【洪】文言文
①大水。屈原《天問》:“洪泉極深,何以寘之。”
②大。《觀滄海》:“秋風蕭瑟,洪波涌起。”《石鐘山記》:“水石相搏,聲如洪鐘。”
【洪筆】大手筆,比喻擅長寫文章。
【洪化】宏大的教化。
【洪烈】盛大的功業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