渾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渾新華字典,渾康熙字典,渾中華字典,渾國語詞典,渾漢語字典。
【渾】怎么讀
漢字 | 渾 | 拼音 | hún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氵 | 筆畫 | 9 |
五筆 | IPLH | 五行 | 水 |
繁體 | 渾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6D51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(jié)構(gòu) |
倉頡編碼 | ebkq | 鄭碼編碼 | vwhe |
四角編碼 | 37154 | 筆順編碼 | 441451512 |
【渾】筆順筆畫
1、渾字的筆順編碼是:441451512。
2、渾字的部首是氵,渾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左右結(jié)構(gòu),渾字筆劃順序是:點、點、提、點、橫撇/橫鉤、橫、撇折、橫、豎。
3、渾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渾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巳集上】【水】渾·康熙筆畫:13 ·部外筆畫:9。
【渾】基本解釋
1.水不清;污濁:渾濁。
2.糊涂,不明事理。
3.全;完全:渾身是勁。渾似(完全像)。
4.天然的:渾厚。渾樸。
5.古又同“滾(gǔn)”:財貨渾渾如泉源。
【渾】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渾,漢字,讀音 hún,本義為大水涌流聲。筆順為:丶丶一丶フ一フ一丨 。最后一筆為“丨”。書寫文章時古時是豎著寫的,所以古人最后寫“丨”沒錯,因為這樣寫順手。但作為一般人現(xiàn)在最后一筆寫“一”更好,因為現(xiàn)在是橫著寫了,最后一筆寫“一”是順手的,而寫“丨”就不順了,這就失去了筆順的本來意義。
【渾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戸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胡昆切,音魂。【說文】混流聲。【枚乗·七發(fā)】沌沌渾渾。【註】渾渾,波相隨貌。
又洿下貌。
又濁也。【老子·道德經(jīng)】渾兮其若濁。
又大也。【班固·幽通賦】渾元運物。
又肧渾,言如肧胎之渾然也。【郭璞·江賦】類肧渾之未凝。
又齊同也。【孫綽·天臺賦】渾萬象以冥觀。
又【集韻】戸袞切,音溷。豐流也。一曰雜流。【前漢·劉向傳】賢不肖渾淆。
又【揚子·方言】渾,盛也。【註】們渾,肥滿也。
又【爾雅·釋詁】渾,墜也。【註】水落貌。
又姓。【左傳】鄭大夫渾罕。
又古本切,音袞。與滾同。大水流貌。【荀子·富國篇】財貨渾渾如泉源。
【渾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一】【水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混流聲也。從水軍聲。一曰洿下皃。戶昆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溷流聲也。溷作混者誤。溷、亂也。酈善長謂二水合流爲渾濤。今人謂水濁爲渾。從水。軍聲。戶昆切。十三部。一曰洿下也。洿下曰。一曰窊下也。【渾】文言文
①水勢盛大。《荀子?富國》:“財貨渾渾如泉源。”
②渾濁;不清。陸游《游山西村》:“莫笑農(nóng)家臘酒渾。”
③混同。《關(guān)尹子?二柱》:“渾人我,同天地。”
④遍;滿。杜荀鶴《蠶婦》:“底事渾身著苧麻。”
⑤幾乎;簡直。《春望》:“白頭搔更短,渾欲不勝簪。”
⑥全;都。《石灰吟》:“粉身碎骨渾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間。””
【渾成】天然生成。常用來形容文學(xué)藝術(shù)作品自然,不見雕鑿的痕跡。
【渾濁】⒈指古代傳說中世界開辟前元氣未分,模糊一團的狀態(tài)。⒉渾濁不清,不分明的樣子。
【渾涵】廣大深沉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