恤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恤新華字典,恤康熙字典,恤中華字典,恤國(guó)語詞典,恤漢語字典。
【恤】怎么讀
漢字 | 恤 | 拼音 | xù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忄 | 筆畫 | 9 |
五筆 | NTLG | 五行 | 水 |
繁體 | 恤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6064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(jié)構(gòu) |
倉(cāng)頡編碼 | phbt | 鄭碼編碼 | umlk |
四角編碼 | 97012 | 筆順編碼 | 442325221 |
【恤】筆順筆畫
1、恤字的筆順編碼是:442325221。
2、恤字的部首是忄,恤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左右結(jié)構(gòu),恤字筆劃順序是: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、豎、撇、豎、橫折、豎、豎、橫。
3、恤的筆畫動(dòng)圖順序如下:
4、恤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卯集上】【心】恤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6。
【恤】基本解釋
1.同情;憐憫:體恤。
2.救濟(jì):撫恤。
3.憂慮。
【恤】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恤,有“體恤,對(duì)別人表同情”等意思。
【恤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辛聿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雪律切,音戌。【說文】憂也。從心血聲。【書·盤庚】永敬大恤。【詩·小雅】出則銜恤。【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】以恤禮哀
亂。皆訓(xùn)憂也。
又收也,賑也。【周禮·地官】六行,孝友睦婣任恤。【註】恤,振憂貧者。【通論】振貧老曰恤。
又【增韻】愍也,災(zāi)危相憂也。【周禮·地官】十二敎,八曰以誓敎恤,則民不怠。【疏】民有厄喪,敎相憂恤也。
又相憂曰恤。【周禮·地官】八,六曰不恤之
。【鄭司農(nóng)註】恤謂相憂也。
又恤恤,憂患貌。【左傳·昭十二年】且言曰:恤恤乎。
又作卹。【詩·唐風(fēng)·小序】不恤其民也。【註】恤,亦作卹。【周禮·春官·典瑞】以卹兇荒。【註】卹者,開府庫振救之。
又姓。晉大夫恤由。 心血爲(wèi)恤,蓋心戌然而慘惻之若已身之有患也。
【恤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】【心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憂也。收也。從心血聲。辛聿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恤)也。
各本作憂。今正。釋詁及小雅杕杜、祈父?jìng)鹘栽弧P簟n也。按卪部曰。卹、
也。比部引周書無毖于卹。今尙書作恤。恤與卹音義皆同。又疑古衹有卹。恤其或體。收也。當(dāng)依玉篇作救也。從心。血聲。辛聿切。十二部。
【恤】文言文
①顧念;體念。《趙威后問齊使》:“哀鰥寡,恤孤獨(dú),振困窮,補(bǔ)不足。”
②救濟(jì)。《論積貯疏》:“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,國(guó)胡以相恤?”
③憂慮。《答司馬諫議書》:“士大夫多以不恤國(guó)事,同俗自媚于眾為善。”
【恤刑】慎用刑法。
【恤恤】憂慮的樣子。
評(píng)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