洎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洎新華字典,洎康熙字典,洎中華字典,洎國語詞典,洎漢語字典。
【洎】怎么讀
漢字 | 洎 | 拼音 | jì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氵 | 筆畫 | 9 |
五筆 | ITHG | 五行 | 水 |
繁體 | 洎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6D0E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構 |
倉頡編碼 | ehbu | 鄭碼編碼 | vnl |
四角編碼 | 36102 | 筆順編碼 | 441325111 |
洎
【洎】筆順筆畫
1、洎字的筆順編碼是:441325111。
2、洎字的部首是氵,洎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洎字筆劃順序是:點、點、提、撇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橫、橫。
3、洎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洎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巳集上】【水】洎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6。
【洎】基本解釋
到;及:自古洎今。洎乎近世。
【洎】網絡解釋
洎,拼音是 jì,部首是氵,總筆畫9畫,出自《說文》。
【洎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具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巨至切,音曁。【說文】灌釜也,與漑通。【周禮·秋官·士師】祀五帝,則沃尸及王盥洎鑊水。【註】謂增其沃汁。
又潤也。【管子·水地篇】越之水重濁而洎。
又及也。【張衡·東京賦】百僚師師,於斯胥洎。【註】言百官於此相連及,而來朝賀也。
又水名。【水經注】沁水,卽洎水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幾利切【正韻】吉器切,音冀。肉汁也。【左傳·襄二十八年】去其肉,而以其洎饋。【佩觿集】作
,俗作
。
【洎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一】【水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灌釜也。從水自聲。其冀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洎)灌釡也。灌者、沃也。沃今江蘇俗云燠。烏到切。廣韻三十七號云。燠釡、以水添釡也。周禮士師。洎鑊水。注云。洎、謂增其沃汁。呂覽。多洎之。少洎之。左傳。去其肉而以其洎饋。正義云。洎者、添釡之名。添釡以爲肉汁。遂名肉汁爲洎。從水。自聲。其冀切。按當依釋文其器反。十五部。
【洎】文言文
①往鍋里加水;添水。《呂氏春秋?應言》:“市丘之鼎以烹雞,多洎之則淡而不可食。”
②浸潤;滲透。《管子?水地》:“越之水,濁重而洎。”
③及;等到;到……之時。《六國論》:“洎牧以讒誅,邯鄲為郡。”
【洎】組詞
洎乎
不洎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