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突新華字典,突康熙字典,突中華字典,突國語詞典,突漢語字典。
【突】怎么讀
漢字 | 突 | 拼音 | tū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穴 | 筆畫 | 9 |
五筆 | PWDU | 五行 | 火 |
繁體 | 突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7A81 | 字形分析 | 上下結(jié)構(gòu) |
倉頡編碼 | jcik | 鄭碼編碼 | wogs |
四角編碼 | 30804 | 筆順編碼 | 445341344 |
【突】筆順筆畫
1、突字的筆順編碼是:445341344。
2、突字的部首是穴,突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上下結(jié)構(gòu),突字筆劃順序是: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、橫撇/橫鉤、撇、點(diǎn)、橫、撇、捺、點(diǎn)。
3、突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突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午集下】【穴】突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4。
【突】基本解釋
1.古代灶旁突起的出煙火口,相當(dāng)于現(xiàn)在的煙筒:灶突。曲突徙薪。
2.“突起”
3.的簡稱:上關(guān)節(jié)突。下關(guān)節(jié)突。
【突】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突,tū,ㄊㄨ,漢字。有“忽然”,“沖破”,“煙囪”等義。組詞:突破,突擊,突然,,突躍。
【突】康熙字典
〔古文〕【廣韻】【韻會】陀骨切【集韻】他骨切,
音葖。【揚(yáng)子·方言】江湘謂卒相見曰突。一曰出貌。【詩·齊風(fēng)】突而弁兮。
又觸也,欺也。【任昉·致大司馬簫衍記室箋】府朝初建,俊賢翹首,維此魚目,唐突璵璠。
又穿也。【左傳·襄二十五年】鄭子展子產(chǎn)伐,宵突
城。【註】突,穿也。
又禿也。【荀子·非相篇】孫叔敖突禿長左。【註】謂短髮可凌突人者。
又【爾雅·釋宮】植謂之傳,傳謂之突。【疏】植謂戸之維持鎖者也,植木爲(wèi)之,又名傳。
又名突也。
又惡馬曰突。【前漢·法志】以鞿而御駻突。【註】突,惡馬。
又竈突。【前漢·霍光傳】其竈直突。【集韻】作堗。
又守城之門。【後漢·竇融傳】公孫述令守突門。【註】突門,守城之門。
又屈突,吐突,外國姓。
又【說略】雀自塞北來者,或名曰突厥。
又【集韻】他括切,音捝。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徒結(jié)切,音垤。犬從穴中暫出也。
又滑也。【易·離卦】突如其來如。王肅讀。
又【集韻】陁沒切,音揬。義同。
又【字彙補(bǔ)】都木切,音督。【山東志】濟(jì)南府有趵突泉,在白雪樓之前。
又葉杜外切,音兌。【馬融·長笛賦】波瀾鱗淪,窊隆詭戾。瀑噴味,犇遯碭突。
【突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七】【穴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犬從穴中暫出也。從犬在穴中。一曰滑也。徒骨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突)犬從穴中暫出也。引伸爲(wèi)凡猝乍之稱。從犬在穴中。徒骨切。十五部。一曰滑也。義小別。
【突】文言文
①急速地向前沖;沖擊。《琵琶行》:“銀瓶乍破水漿迸,鐵騎突出刀槍鳴。”
②突然。《詩經(jīng)?甫田》:“未幾見兮,突而弁兮。”
③高起;凸起。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:“自舟中望山,突兀而已。”
④煙囪。《曲突徙薪》:“更為曲突,遠(yuǎn)徙其薪,不者且有火患。”
【突騎】沖鋒陷陣的騎兵。
【突將】沖鋒陷陣的將士。
【突兀】⒈高聳。⒉突然;意外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