陘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陘新華字典,陘康熙字典,陘中華字典,陘國語詞典,陘漢語字典。
【陘】怎么讀
漢字 | 陘 | 拼音 | xíng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阝 | 筆畫 | 9 |
五筆 | BGVA | 五行 | 無 |
繁體 | 陘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9658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構 |
倉頡編碼 | nlmvm | 鄭碼編碼 | yhbi |
四角編碼 | 71212 | 筆順編碼 | 521555121 |
陘
【陘】筆順筆畫
1、陘字的筆順編碼是:521555121。
2、陘字的部首是阝,陘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陘字筆劃順序是:橫折折折鉤/橫撇彎鉤、豎、橫、撇點、撇點、撇點、橫、豎、橫。
3、陘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陘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戌集中】【阜】陘·康熙筆畫:15 ·部外筆畫:7。
【陘】基本解釋
見“陘”。
【陘】網絡解釋
未檢索到陘字的網絡釋義。
【陘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戸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乎經切【正韻】奚經切,音形。【說文】山絕坎也。【玉篇】限也。【爾雅·釋山】山絕陘。【疏】謂山形連延中忽斷絕者,名陘。
又【廣韻】陘,阪也。
又地名。【春秋·僖四年】遂伐楚,次于陘。【註】楚地名,潁川召陵縣南有陘亭。
又【左傳·隱十一年】與鄭人陘。
又【春秋·僖二十二年】及邾人戰于升陘。【註】魯地。
又【左傳·成二年】晉師從齊師,入自丘輿,擊馬陘。【註】齊邑。【戰國策】秦攻韓,圍陘。【註】在絳州曲沃縣西北,汾水之旁。
又山名。【戰國策】楚魏戰於陘山。【註】括地志,在鄭州縣西南。【史記·秦始皇紀】王翦將上地下井陘。【註】山名,在常山,今爲縣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常山郡井陘。【註】井陘山在南。
又【禮·月令·其祀竈註】東面設主於竈陘。【疏】竈陘,謂竈邊承器之物,以土爲之。
又姓。【字彙】晉大夫,以邑爲氏。
又【集韻】吉定切,音徑。【左傳·襄十六年】孟孺子速遂塞海陘而還。【註】海陘,魯隘道也。【釋文】陘,音。徐音古定反。 【篇海】同
。
【陘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四】【
【陘】文言文
暫無陘字的文言文
【陘】組詞
暫無陘組詞的詞語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