珓怎么讀

             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珓字怎么讀,珓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,珓字的說文解字,珓字相關(guān)的文言文,珓字的組詞等。

              珓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珓新華字典珓康熙字典珓中華字典珓國語詞典珓漢語字典

              【珓】怎么讀

              漢字 拼音 jiào
              部首 筆畫 10
              五筆 GUQY 五行
             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
              統(tǒng)一編碼 基本區(qū) U+73D3 字形分析 左右結(jié)構(gòu)
              倉頡編碼 mgyck 鄭碼編碼 csoo
              四角編碼 10148 筆順編碼 1121413434

              【珓】筆順筆畫

              1、珓字的筆順編碼是:1121413434。

              2、珓字的部首是王,珓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左右結(jié)構(gòu),珓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橫、豎、提、點、橫、撇、點、撇、捺。

              3、珓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
              4、珓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午集上】【玉】珓·康熙筆畫:11 ·部外筆畫:6。

              【珓】基本解釋

              占卜用具,用蚌殼、竹片或木片制成。也叫杯珓。

              【珓】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              杯珓,含義是貝珓,一般材料是蚌的貝殼,古代外地文人了解不多而記音為“杯”、“碑”、“桮”。舊時迷信者卜卦用的器具,用兩塊蚌殼或形似蚌殼的竹木片做成,拋擲于地,觀其俯仰以占吉兇。《龍巖州除夕醉后賦長句》:“擲珓問卜愁轉(zhuǎn)加。”

              【珓】康熙字典

              【廣韻】古孝切,音敎。杯珓,古者以玉爲(wèi)之。【類篇】巫以占吉兇者。【演繁露】杯珓,用兩蚌?,或用竹根。

              又或作敎。【荊楚歲時記】秋社擬敎於神。【註】敎,言敎,令也。

              又或作筊。【石林燕語】高辛廟有竹桮筊,以一俯一仰爲(wèi)聖筊。

              【珓】說文解字

              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五】【竹】。

              『說文解字』

              竹索也。從竹交聲。胡茅切

              『說文解字注』

              (筊)竹索也。謂用析竹皮爲(wèi)繩索也。今之?纜也。漢溝洫志曰。搴長茭兮湛美玉。如淳曰。茭、草也。一曰竿也。臣瓚曰。竹索緪謂之茭。所以引置土石也。師古曰。瓚說是也。茭字宜從竹。風(fēng)俗通、後漢禮儀志皆言葦筊。謂葦索也。從竹。交聲。胡茅切。二部。

              【珓】文言文

              暫無珓字的文言文

              【珓】組詞

              珓杯
                卜珓
                圣珓
                杯珓
                環(huán)珓

              網(wǎng)友正在查“珓”的相關(guān)字典

              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、康熙字典、漢語字典、網(wǎng)絡(luò)等多渠道,如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站長。

             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