冊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冊新華字典,冊康熙字典,冊中華字典,冊國語詞典,冊漢語字典。
【冊】怎么讀
漢字 | 冊 | 拼音 | cè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丿 | 筆畫 | 5 |
五筆 | MMGD | 五行 | 金 |
繁體 | 冊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518C | 字形分析 | 單一結構 |
倉頡編碼 | bbm | 鄭碼編碼 | qqa |
四角編碼 | 77440 | 筆順編碼 | 35351 |
【冊】筆順筆畫
1、冊字的筆順編碼是:35351。
2、冊字的部首是丿,冊字的結構為:單一結構,冊字筆劃順序是:撇、橫折鉤、撇、橫折鉤、橫。
3、冊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冊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子集下】【冂】。
【冊】基本解釋
1.古稱編串好的竹簡。現(xiàn)指本子:畫冊。名冊。
2.帝王賜封爵位、稱號等:冊封。冊立。
3.量詞。用于書:這部書共四冊。
【冊】網絡解釋
冊,ce,用皮繩把竹簡編穿成冊。〈名〉(1) 象形。金文、小篆字形與甲骨文相似,象簡冊形。本義:書簡。古代文書用竹簡。編簡名為冊,后凡簿籍均可稱“冊”。(2) 同本義 [book]冊,符命也。諸侯進受于王者。象其札,一長一短,中有二編之形。古文又從竹。——《說文》(3) 經傳多以策為之,字俗作筴史乃冊祝。——《書·金滕》古代稱編串好的竹簡,現(xiàn)在指裝潢好的紙本子:紀念~。花名~。畫~。量詞,指書籍。
【冊】康熙字典
〔古文〕 【唐韻】楚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測革切【正韻】恥革切,
音柵。【說文】符命也。諸侯進受於王者也。象其札一長一短,中有二編之形。
又【玉篇】立也,也。
又【集韻】通作策。【前漢·趙充國傳】全師保勝之。
又【集韻】所晏切,音訕。本作柵,省作,編竹木而爲落也。
【冊】說文解字
『說文解字注』
(冊)符命也。諸侯進受於王者也。者字依韻會補。尙書王命周公後作()古文
。從竹。左傳。僃物典筴。釋文。筴本又作
。亦作策。或作?。按筴者、策之俗也。
者、正字也。策者、叚借字也。?者、
之古文也。左氏述春秋傳以古文。然則?其是歟。
【冊】文言文
①古代文字書于簡,編連諸簡稱之“冊”。泛指文獻、典籍。《尚書?多士》:“惟殷先人有冊有典。”【引】書一本稱一冊。
②古代帝王用于冊立、封贈的詔書。
【又】冊立,冊封。《新唐書?百官志二》:“冊太子則授璽綬。”
③通“策”。策問。《漢書?董仲舒?zhèn)鳌罚骸疤熳佑[其對而異焉,乃復冊之。”
【又】計策;計謀。
④豎立。
【冊府】1.古代帝王藏書之所。《晉書?葛洪傳》:“?奇冊,總百代之遺編;紀化仙都,窮九丹之秘術。”2.文壇,翰苑。盧照鄰《序》:“褚河南風標特峻,早鏘聲于冊。”
【冊功】敘功封賜。
【冊命】古代帝王封立太子、皇后、王妃或諸王的命令。《尚書?顧命》:“太史秉書,由賓階隮,御王冊。”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