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缺新華字典,缺康熙字典,缺中華字典,缺國語詞典,缺漢語字典。
【缺】怎么讀
漢字 | 缺 | 拼音 | quē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缶 | 筆畫 | 10 |
五筆 | RMNW | 五行 | 木 |
繁體 | 缺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7F3A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(jié)構(gòu) |
倉頡編碼 | oudk | 鄭碼編碼 | maxg |
四角編碼 | 85780 | 筆順編碼 | 3112525134 |
【缺】筆順筆畫
1、缺字的筆順編碼是:3112525134。
2、缺字的部首是缶,缺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左右結(jié)構(gòu),缺字筆劃順序是:撇、橫、橫、豎、豎折/豎彎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撇、捺。
3、缺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缺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未集中】【缶】缺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4。
【缺】基本解釋
1.缺乏;短少:缺人。缺材料。莊稼缺肥缺水就長不好。
2.殘破;殘缺:缺口。完滿無缺。這本書缺了兩頁。
3.該到而未到:缺勤。缺課。缺席。
4.舊時指官職的空額,也泛指一般職務(wù)的空額:出缺。肥缺。補(bǔ)一個缺。
【缺】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缺 quē(形聲。從缶(fǒu),夬(guài)聲。短少;缺乏 / 缺王道之儀。
【缺】康熙字典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苦穴切,音闋。【說文】器破也。【玉篇】虧也,破也。【書·君牙】咸以正罔缺。
又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貫列缺之倒景兮。【註】列缺,天閃也。
又【廣雅】缺,去也。【篇海】少也,毀也,玷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傾雪切。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犬橤切,音頍。卷幘也。結(jié)項中爲(wèi)四綴,所以固冠者。【儀禮·士冠禮】緇布冠缺項。【註】缺,讀如有頍者弁之頍。
又【集韻】窺絹切,音。義同。【玉篇】亦作
。【集韻】或作
決。【佩觿】干祿字書以缺字從垂旁,其不典有如此者。
【缺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五】【缶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器破也。從缶,決省聲。傾雪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缺)器破也。俗誤作。又通用闕。從缶。夬聲。各本作決省聲。今正。傾雪切。十五部。
【缺】文言文
暫無缺字的文言文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