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寧新華字典,寧康熙字典,寧中華字典,寧國語詞典,寧漢語字典。
【寧】怎么讀
漢字 | 寧 | 拼音 | níng、nìng、zhù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宀 | 筆畫 | 5 |
五筆 | PSJ | 五行 | 火 |
繁體 | 寜 | 怎么讀 | 跟我讀跟我讀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5B81 | 字形分析 | 上下結(jié)構(gòu) |
倉頡編碼 | jmn | 鄭碼編碼 | wdai |
四角編碼 | 30201 | 筆順編碼 | 44512 |
【寧】筆順筆畫
1、寧字的筆順編碼是:44512。
2、寧字的部首是宀,寧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上下結(jié)構(gòu),寧字筆劃順序是: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、橫撇/橫鉤、橫、豎鉤。
3、寧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寧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寅集上】【宀】寧·康熙筆畫:5 ·部外筆畫:2。
【寧】基本解釋
1.平安,安定:寧靜。寧謐。息事寧人。
2.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視父母:寧親。歸寧。
3.守父母之喪,喪假:“前博士弟子父母死,予寧三年”。
4.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的別稱。
5.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的簡稱。
6.姓。
1.情愿:寧肯。寧死不屈。寧缺毋濫。
2.豈,難道:王侯將相寧有種乎?
3.語助,無實際意義:不寧唯是。
1.貯藏;積聚。同“貯”。
2.久立。同“佇”。
3.大門與屏風(fēng)之間。
【寧】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1. 平安,安定:寧靜。寧謐。息事寧人。2.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視父母:~親。歸~。3. 守父母之喪,喪假:“前博士弟子父母死,予~三年”。4. 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的別稱。5. 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的簡稱。6. 姓氏,讀姓氏時為二聲。
【寧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直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展呂切,音佇。【爾雅·釋宮】門屛之閒謂之寧。【禮·曲禮】天子當(dāng)寧而立。【註】門內(nèi)屛外,人君視朝所寧立處。
又【集韻】通作著。【詩·齊風(fēng)】俟我于寧乎而。今作著。
又【廣韻】直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如切,
音除。義同。
又【說文】寧辨積物也。象上隆四周之形。○按積物,與《爾雅》正意相背。《韻會》六麌分註。
【寧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四】【寧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辨積物也。象形。凡寧之屬皆從寧。直呂切
(寧 nínɡ)願詞也。從丂寍聲。奴丁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寧)辨積物也。辨今俗字作辦。音蒲莧切。古無二字二音也。周禮。以辨民器。辨、具也。分別而具之。故其字從刀。積者、聚也。寧與貯葢古今字。周禮注作?。史記作積著。釋宮。門屛之閒曰寧。郭云。人君視朝所寧立處。毛詩傳云。寧立、久立也。然則凡云寧立者、正積物之義之引申。俗字作佇、作竚。皆非是。以其可寧立也、故謂之寧。齊風(fēng)作著。象形。其旁有禦。其下有阯。其上有顚。辦積之形也。直侶切。五部。凡寧之屬皆從寧。
【寧】文言文
①安寧;安定。《捕蛇者說》:“雖雞狗不得寧焉。”
②探望;省視(父母)。《項脊軒志》:“吾妻歸寧,述諸小妹語。”
③安葬。《祭妹文》:“故請母命而寧汝于斯,便祭掃地。”
nìng
①豈;難道。《陳涉世家》:“王侯將相,寧有種乎?”
②寧可;寧愿。《屈原列傳》:“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。”
【寧帖】心情平和安穩(wěn)。
【寧渠】哪里;怎樣,意猶“庸詎”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