俶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俶新華字典,俶康熙字典,俶中華字典,俶國語詞典,俶漢語字典。
【俶】怎么讀
漢字 | 俶 | 拼音 | chù、tì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亻 | 筆畫 | 10 |
五筆 | WHIC | 五行 | 金 |
繁體 | 俶 | 怎么讀 | 跟我讀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4FF6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構 |
倉頡編碼 | oyfe | 鄭碼編碼 | nikx |
四角編碼 | 27240 | 筆順編碼 | 3221123454 |
【俶】筆順筆畫
1、俶字的筆順編碼是:3221123454。
2、俶字的部首是亻,俶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俶字筆劃順序是:撇、豎、豎、橫、橫、豎鉤、撇、點、橫撇/橫鉤、捺。
3、俶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俶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子集中】【人】俶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8。
【俶】基本解釋
開始。
〔俶儻〕同“倜儻”
【俶】網絡解釋
俶,讀chù,意思有1. 開始:~擾2. 作。3. 整理:~裝(整理行裝)。4. 善:“令終有~”。
【俶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昌六切,音埱。【爾雅·釋詁】俶,始也。【書·胤征】俶擾天紀。【詩·小雅】俶載南畝。【儀禮·聘禮】燕與羞俶,獻無常數。【註】始獻四時新物,無常數也。
又【爾雅·釋詁】俶,作也。【公羊傳·隱九年】三月庚辰大雨雪,何以書,記異也。何異爾,俶甚也。【詩·大雅】有俶其城。
又整也。【張衡·思玄賦】元辰而俶裝。
又善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他歷切。與倜同。【廣雅】俶儻,卓異也。【史記·魯仲連傳】好奇偉俶儻之書策。【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】俶儻瑰琦。
又葉尺六切,音觸。【詩·大雅】令終有俶。葉下告。
【俶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八】【人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善也。從人叔聲。《詩》曰:“令終有俶。”一曰始也。昌六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俶)善也。按釋詁、毛傳皆曰。淑、善也。葢假借之字。其正字則俶也。淑者、水之淸湛也。自淑行而俶之本義廢矣。從人。叔聲。昌六切。三部。詩曰。令終有俶。大雅旣醉文。按許引此爲善訓之證。而今本毛傳作俶、始也。鄭箋易之云。俶猶厚也。豈許所據作善不作始與。一曰始也。釋詁曰。俶、作也。崧高傳曰。俶、作也。大田傳曰。俶、始也。聘禮俶獻注。古文俶作淑。是此義亦得假淑爲之。
【俶】文言文
①開始。《管子?弟子職》:“俶衽則請。”(衽:席子,這里指鋪席。)
②作,筑。《詩經?大雅?崧高》:“召伯是營,有俶其城。”(有:助詞,動詞詞頭。)
tì
tì見“俶儻”。
【俶爾】猶“倏爾”。忽然。
【俶詭】奇異。
【俶落】始,開始。
【俶擾】1.開始擾亂。2.騷擾。
【俶裝】整理行裝。
【俶儻】通“倜儻”。1.卓異不凡。《后漢書?馮衍傳》:“顧嘗好俶之策,時莫能聽用其謀。”2.豪爽灑脫。《魏書?陽尼傳》:“性俶,不拘小節。”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