倍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倍新華字典,倍康熙字典,倍中華字典,倍國語詞典,倍漢語字典。
【倍】怎么讀
漢字 | 倍 | 拼音 | bèi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亻 | 筆畫 | 10 |
五筆 | WUKG | 五行 | 水 |
繁體 | 倍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500D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構 |
倉頡編碼 | oytr | 鄭碼編碼 | nsj |
四角編碼 | 20261 | 筆順編碼 | 3241431251 |
【倍】筆順筆畫
1、倍字的筆順編碼是:3241431251。
2、倍字的部首是亻,倍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倍字筆劃順序是:撇、豎、點、橫、點、撇、橫、豎、橫折、橫。
3、倍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倍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子集中】【人】倍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8。
【倍】基本解釋
1.跟原數相等的數,某數的幾倍就是用幾乘某數:三的五倍是十五。
2.加倍:勇氣倍增。事半功倍。
【倍】網絡解釋
倍,中國漢字,讀作:bèi。該字的主要字義是更加,非常的意思,古時字義同“背”。數學上常用在某數的幾倍等于用幾乘某數。
【倍】康熙字典
〔古文〕俖【集韻】補妹切,音背。【說文】反也。【禮·緇衣】信以結之,則民不倍。【淮南子·人閒訓】單豹倍世離俗,巖居谷飮。
又鄙俗也。【論語】斯遠鄙倍矣。
又物財人事加等曰倍。【易·說卦】利市三倍。【詩·大雅】如賈三倍。【書·周官】夏商官倍,亦克用乂。
又【左傳·僖三十年】燭之武曰:焉用亡鄭以倍鄰。【註】益也。
又【越絕書】計倪曰:以智論之,以決斷之,以道佐之,斷長續短,一歲再倍,其次一倍。
又【韓愈·韓滂墓誌】滂讀書倍文,功力兼人。【註】倍文,謂背本暗記也。【周禮註】倍文曰諷,韓語本此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蒲枚切,音裴。【賈子容經篇】諺曰:君子重襲,小人無由入。正人十倍,邪僻無由來。
又倍尾,山名,通作陪。
又倍阿,鬼名。【莊子·達生篇】東北方之下者,倍阿鮭蠪躍之。【林獻齋註】屋中東方之鬼也。緇原字從。
【倍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八】【人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反也。從人咅聲。薄亥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倍)反也。此倍之本義。中庸。爲下不倍。緇衣。信以結之。則民不倍。論語。斯遠鄙倍。皆是也。引伸之爲倍文之倍。大司樂注曰。倍、文曰諷。不面其文而讀之也。又引伸之爲加倍之倍。以反者覆也。覆之則有二面。故二之曰倍。俗人?析。乃謂此專爲加倍字。而倍上、倍文則皆用背。餘義行而本義廢矣。倍之或體作偕。見坊記、投壷、荀卿子。從人。咅聲。薄亥切。一部。
【倍】文言文
①原數的基礎上增加的相等數。
②通“背”,背向;背對著;違背;違反;背叛;背誦。
③通“悖”,悖逆乖戾。《管子?五輔》:“上下無義則亂,貴賤無分則爭,長幼無等則倍,貧富無度則失。”
péi
陪伴;伴隨。《穆天子傳》:“喪三即位,周室父兄子孫倍之。”
【倍譎】1.比喻各持一見,更相立異。《莊子?天下》:“俱誦《墨經》,而倍不同,相謂別墨。”2.同“倍僪”,太陽周圍的光氣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