狶怎么讀

             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狶字怎么讀,狶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,狶字的說文解字,狶字相關的文言文,狶字的組詞等。

              狶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狶新華字典狶康熙字典狶中華字典狶國語詞典狶漢語字典

              【狶】怎么讀

              漢字 拼音 xī、shǐ
              部首 筆畫 10
              五筆 QTQH 五行
             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跟我讀
             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+72F6 字形分析 左右結構
              倉頡編碼 khkkb 鄭碼編碼 qmgl
              四角編碼 44227 筆順編碼 3533413252

              【狶】筆順筆畫

              1、狶字的筆順編碼是:3533413252。

              2、狶字的部首是犭,狶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狶字筆劃順序是:撇、彎鉤、撇、撇、點、橫、撇、豎、橫折鉤、豎。

              3、狶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
              4、狶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巳集下】【犬】狶·康熙筆畫:11 ·部外筆畫:7。

              【狶】基本解釋

              讀音:[ xī ]釋義

              1.古同“豨”,豬:“正獲之問于監市履狶也,每下愈況。”

              2.叫豬的聲音。

              讀音:[ shǐ ]釋義

              〔狶韋〕a.中國傳說中的遠古三皇以前帝王名號;b.古代官名;太史官。

              【狶】網絡解釋

              未檢索到狶字的網絡釋義。

              【狶】康熙字典

              【玉篇】許里切,音喜。楚人呼豬聲。

              又【馬融·廣成頌】抾封狶。【註】狶,豬也。虛起反。

              又【集韻】賞是切,音豕。【通鑑三皇紀】狶韋氏。【莊子·外物篇】以狶韋氏之流,觀今之世。

              又【集韻】許豈切,音唏。【集韻】本作豨。

              又【集韻】抽遲切,音絺。狶韋氏,因氏命官也。

              又盈之切,音飴。狶韋,太史官名。李軌說。

              又虛宜切,音僖。豕也。【列子·黃帝篇】食狶如食人。

              又【集韻】香依切,音希。義同。

              【狶】說文解字

              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九】【豕】。

              『說文解字』

              豕走豨豨。從豕希聲。古有封豨脩虵之害。虛豈切

              『說文解字注』

              (豨)豕走豨豨也。豨豨、走皃。以其走皃名之曰豨。方言。豬、北燕朝鮮之間謂之豭。關東西謂之彘。或謂之豕。南楚謂之豨。許說其本義。故次於此。方言說其引伸之義也。下文言封豨、則亦引伸之義。從豕。希聲。虛豈切。十五部。古有封豨脩虵之害。上古有此害也。左傳。申包胥曰。吳爲封豕長蛇。以薦食上國。淮南書說封豨脩蛇。卽封豕長蛇也。

              【狶】文言文

              暫無狶字的文言文

              【狶】組詞

              狶苓
              狶首
              狶韋
              狶洲
              狶膏
                江狶
                封狶
                海狶
                履狶

              網友正在查“狶”的相關字典

              版權聲明: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、康熙字典、漢語字典、網絡等多渠道,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。

             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