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凌新華字典,凌康熙字典,凌中華字典,凌國語詞典,凌漢語字典。
【凌】怎么讀
漢字 | 凌 | 拼音 | líng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冫 | 筆畫 | 10 |
五筆 | UFWT | 五行 | 火 |
繁體 | 凌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51CC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構 |
倉頡編碼 | imgce | 鄭碼編碼 | tdor |
四角編碼 | 34147 | 筆順編碼 | 4112134354 |
【凌】筆順筆畫
1、凌字的筆順編碼是:4112134354。
2、凌字的部首是冫,凌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凌字筆劃順序是:點、提、橫、豎、橫、撇、點、撇、橫撇/橫鉤、捺。
3、凌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凌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子集下】【冫】凌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8。
【凌】基本解釋
1.侵犯;欺侮:欺凌。凌辱。盛氣凌人。
2.逼近:凌晨。
3.升高;在空中:凌空。凌云。凌霄。
4.姓。
5.冰(多指塊狀或錐狀的):冰凌。凌錐。河里起了凌。
【凌】網絡解釋
未檢索到凌字的網絡釋義。
【凌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力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離呈切,音陵。【廣韻】冰凌。【風俗通】積冰曰凌。【詩·豳風】三之日納于凌隂。【周禮·天官·凌人註】凌,冰室也。【前漢·高帝紀】未央宮凌室。【註】師古曰:凌室,藏冰之室。
又【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】陵水經地。【註】陵作凌,猶歷也。
又【前漢·揚雄傳】虎豹之凌遽。【註】師古曰:凌,戰慄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里孕切,陵去聲。冰也。
【凌】說文解字
『說文解字注』
?或從夌。夌聲也。【凌】文言文
①冰。劉鶚《老殘游記》:“打大前兒,河里就淌凌,一塊子有間把屋子大。”
②登;升。杜甫《望岳》:“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。”
③乘;凌駕;超過;越過。杜甫《春日戲題惱郝使君兄》:“使君意氣凌春宵。”《滕王閣序》:“睢園綠竹,氣凌彭澤之樽。”《采草藥》:“嶺嶠微草,凌冬不凋。”
④侵犯;欺凌;欺侮。《國殤》:“誠既勇兮又以武,終剛強兮不可凌。”
【凌波】⒈起伏的波浪。⒉形容女性步履輕盈。
【凌遲】⒈古代最殘酷的一種死刑,分割犯人的肢體直至死亡,俗稱“剮刑“。⒉衰敗;敗壞。⒊逐步的向下走。
【凌厲】勇往直前;氣勢猛烈。
【凌轢】欺壓;侵犯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