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郭新華字典,郭康熙字典,郭中華字典,郭國語詞典,郭漢語字典。
【郭】怎么讀
漢字 | 郭 | 拼音 | guō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阝 | 筆畫 | 10 |
五筆 | YBBH | 五行 | 木 |
繁體 | 郭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90ED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構 |
倉頡編碼 | ydnl | 鄭碼編碼 | sjyy |
四角編碼 | 7427 | 筆順編碼 | 4125152152 |
【郭】筆順筆畫
1、郭字的筆順編碼是:4125152152。
2、郭字的部首是阝,郭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郭字筆劃順序是:點、橫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橫撇/橫鉤、豎鉤、提、橫折折折鉤/橫撇彎鉤、豎。
3、郭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郭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酉集下】【邑】郭·康熙筆畫:15 ·部外筆畫:8。
【郭】基本解釋
1.古代在城的外圍加筑的一道城墻:城郭。東郭。
2.物體周圍的邊或框:耳郭。
3.姓。
【郭】網絡解釋
郭,讀作:guō。屬于左右結構漢字,郭字形聲。從“邑”,表示與城郭有關。本義:在城的外圍加筑的一道城墻。
【郭】康熙字典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古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光鑊切,
音槨。【廣韻】內城外郭。【釋名】郭,廓也。廓落在城外也。【白虎通】所以必立城郭者,示有固守也。
又【正韻】國名。【春秋·莊二十四年】赤歸于曹郭公。【公羊傳】赤者何,蓋郭公也。
又姓。【玉篇】王季之後,亦曰虢叔之後。【正字通】郭之有虢音者,周文王季第封于虢,或稱郭公,因爲氏。《春秋傳》:攻虢則虞救之。《公羊》作郭,《左》《穀》《孟子》作虢,異字轉音相近也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苦郭切。與廓同。
【郭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六】【邑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齊之郭氏虛。善善不能進,惡惡不能退,是以亡國也。從邑(郭)齊之郭氏虛。謂此篆乃齊郭氏虛之字也。郭本國名。虛墟古今字。郭國旣亡謂之郭氏虛。如左傳言少昊之虛、昆吾之虛、大曍之虛、祝融之虛也。郭氏虛在齊境內。善善不能進。惡惡不能退。是?亡國也。郭何以爲虛。職是故也。事見韓詩外傳。新序、風俗通皆同。亦有取此說春秋者。按莊二十四年經云。赤歸于曹。郭公。公羊傳曰。赤者何。曹無赤者。葢郭公也。郭公者何。失地之君也。榖梁傳曰。赤葢郭公也。何爲名也。禮、諸矦無外歸之義。外歸、非正也。左無傳。郭今以爲城?字。又以爲恢郭字。又左傳虢國字、公羊作郭。從邑。聲。古博切。五部。
【郭】文言文
①外城(在城門外圍加筑的一道城墻)。《木蘭辭》:“爺娘聞女來,出郭相扶將。”
②泛指城墻或城。《江南春絕句》:“水村山郭酒旗風。”《登泰山記》:“望晚日照城郭,汶水、徂徠如畫。”
③物體的四周。《漢書?食貨志》:“卒鑄大錢,文曰:‘寶貨’,肉好皆有周郭。”(肉:指錢邊。好:指錢孔。)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