恁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恁新華字典,恁康熙字典,恁中華字典,恁國語詞典,恁漢語字典。
【恁】怎么讀
漢字 | 恁 | 拼音 | nèn、nín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心 | 筆畫 | 10 |
五筆 | WTFN | 五行 | 火 |
繁體 | 恁 | 怎么讀 | 跟我讀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6041 | 字形分析 | 上下結(jié)構(gòu) |
倉頡編碼 | ogp | 鄭碼編碼 | nmbw |
四角編碼 | 22331 | 筆順編碼 | 3231214544 |
【恁】筆順筆畫
1、恁字的筆順編碼是:3231214544。
2、恁字的部首是心,恁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上下結(jié)構(gòu),恁字筆劃順序是:撇、豎、撇、橫、豎、橫、點(diǎn)、斜鉤、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。
3、恁的筆畫動(dòng)圖順序如下:
4、恁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卯集上】【心】恁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6。
【恁】基本解釋
1.那么;那樣:恁大膽。恁有勁兒。要不了恁些(那么多)。
2.那:恁時(shí)。恁時(shí)節(jié)。
3.這么;這樣:這幾棵牡丹,正不知費(fèi)了多少工夫,方培植得恁茂盛。
同“您”(多見于早期白話)。
【恁】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恁 [nèn] (形聲。從心,任聲。本義:思;念)。 (1) 同“您”〈代〉,如恁兒(您兒子);(2) 恁約(思忖,思量)。恁 něn 三聲,天津方言,意同“怎”。如“恁么了?”
【恁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如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忍甚切,音飪。【說文】下齎也。從心任聲。【徐鍇曰】心所齎
下也,俗言如此也。
又思也,念也。【班固·典引】勤恁旅力。
又【集韻】如鴆切,音任。義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如林切,音壬。【博雅】思也。
又【集韻】尼心切,音紝。義同。
又弱也,信也。
【恁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】【心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下齎也。從心任聲。如甚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飪)大孰也。特牲禮請期曰羹飪注。飪、孰也。飪亦假稔爲(wèi)之。釋言。饙餾稔也。字又作餁。餁同飪。從(?)古文飪。從肉。
(恁)亦古文飪。心部恁下云。齎也。此古文系後人增羼。小徐說。李舟切韻不云亦古文飪。
(恁)下齎也。未聞。按後漢書班固典引曰。亦宜勤恁旅力。李賢注引說文恁、念也。當(dāng)用以訂正。廣雅曰。恁、思也。廣韻、玉篇亦曰。念也。恁念爲(wèi)曡韻。廣雅又云。恁、弱也。則與詩荏染同音通用耳。從心。任聲。如甚切。七部。李善如深切。
【恁】文言文
①如此;這樣;那。多用于近代小說、話本中。《游園》:“燭盡沉煙,拋殘繡線,恁今春關(guān)情似去年?”《灌園叟晚逢仙女》:“有恁樣好花,故意回說沒有。”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