俯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俯新華字典,俯康熙字典,俯中華字典,俯國語詞典,俯漢語字典。
【俯】怎么讀
漢字 | 俯 | 拼音 | fǔ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亻 | 筆畫 | 10 |
五筆 | WYWF | 五行 | 水 |
繁體 | 俯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4FEF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(jié)構(gòu) |
倉頡編碼 | oioi | 鄭碼編碼 | ntnd |
四角編碼 | 20240 | 筆順編碼 | 3241332124 |
【俯】筆順筆畫
1、俯字的筆順編碼是:3241332124。
2、俯字的部首是亻,俯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左右結(jié)構(gòu),俯字筆劃順序是:撇、豎、點(diǎn)、橫、撇、撇、豎、橫、豎鉤、點(diǎn)。
3、俯的筆畫動(dòng)圖順序如下:
4、俯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子集中】【人】俯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8。
【俯】基本解釋
敬辭,舊時(shí)公文書信中用來稱對方對自己的行動(dòng):俯允。
【俯】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鍛煉肩臂肌肉的一項(xiàng)運(yùn)動(dòng),直體面向下俯臥,兩臂直撐;然后曲臂下落;除兩手和兩足尖外,身體其它部分都不觸地面;然后再推起直臂;這樣曲臂直臂,身體下沉升起連續(xù)活動(dòng)。
【俯】康熙字典
【廣韻】方矩切【集韻】匪父切,音府。俛也?!径Y·樂記】執(zhí)其干戚,習(xí)其俯仰詘伸,容貌得莊焉?!居帧窟M(jìn)俯退俯?!驹]】曲也,不齊一也?!径Y·月令】季秋之月,蟄蟲咸俯,在內(nèi)皆墐其戸。
又通府?!拒髯印し窍嗥扛蝗羟邫永ㄖ兑岩??!驹]】府俯通?! 卷崟?huì)小補(bǔ)】古音流變,字亦隨異。如俯仰之俯,本作頫,或作俛,今皆作俯。而頫音兆,俛音免,不復(fù)音俯矣。
【俯】說文解字
『說文解字注』
頫或從人免。匡謬正俗引及小徐皆作俗頫字。篆體或改作俛。解作從人兔。以從兔聲而讀同俯爲(wèi)?。不知舊讀同免。過秦論。俛起阡陌之中。李善引漢書音義。音免。史記倉公傳。不可俛仰。音免。龜策列傳首俛。索隱正義皆音免。玄應(yīng)書?云俛仰無辨切。廣韻俛亡辨切。俯俛也。玉篇人部俛無辨切。俯俛也。此皆俛之正音。而表記俛焉日有孶孶。釋文音勉。毛詩黽勉。李善引皆作僶俛。俛與勉同音。故古假爲(wèi)勉字。古無讀俛如府者也。頫音同俛。【俯】文言文
①屈身;低頭。曹植《白馬篇》:“仰手接飛猱,俯身散馬蹄。”《送東陽馬生序》:“俯身傾耳以請?!?/p>
②臥伏;蟄伏?!抖Y記?月令》:“蟄蟲咸俯在內(nèi)。”
③舊時(shí)公文書信中稱對方行為的敬詞。韓愈《上鄭尚書相公啟》:“伏惟俯加憐察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