胲怎么讀

             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胲字怎么讀,胲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,胲字的說文解字,胲字相關(guān)的文言文,胲字的組詞等。

              胲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胲新華字典,胲康熙字典胲中華字典,胲國語詞典,胲漢語字典。

              【胲】怎么讀

              漢字 拼音 gǎi、hǎi
              部首 筆畫 10
              五筆 EYNW 五行
             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跟我讀
              統(tǒng)一編碼 基本區(qū) U+80F2 字形分析 左右結(jié)構(gòu)
              倉頡編碼 byvo 鄭碼編碼 qszo
              四角編碼 70282 筆順編碼 3511415334

              【胲】筆順筆畫

              1、胲字的筆順編碼是:3511415334。

              2、胲字的部首是月,胲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左右結(jié)構(gòu),胲字筆劃順序是:撇、橫折鉤、橫、橫、點、橫、撇折、撇、撇、點。

              3、胲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
              4、胲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未集下】【肉】胲·康熙筆畫:12 ·部外筆畫:6。

              【胲】基本解釋

              讀音:[ gǎi ]釋義

              頰上的肌肉。

              讀音:[ hǎi ]釋義

              1.羥胺。

              2.羥胺衍生物的統(tǒng)稱。

              【胲】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              胲注解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胲hǎi(1) ㄏㄞˇ(2)《漢書·藝文志》有《五音奇胲用兵》二十三卷、《五音奇胲刑德》二十卷,王念孫《讀書雜志》:引《說文》:“奇侅(胲),非常也?!?3) 有機化合物的一類,亦稱“羥胺”。通式R-NH-OH(4) 鄭碼:QSZO,U:80F2,GBK:EBDC(5) 筆畫數(shù):10,部首:月,筆順編號:3511415334

              【胲】康熙字典

              【廣韻】古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柯開切,音該?!菊f文】足大指毛肉也。【莊子·庚桑楚】臘者之有〈月?〉胲,可散而不散也?!驹]】足大指也。

              又【博雅】胲,備也?!厩f子·庚桑楚·〈月?〉胲註】一云備也。

              又書名。【前漢·藝文志】五行奇胲用兵二十三卷。【註】軍中約也。

              又【集韻】己亥切【韻會】尸亥切【正韻】居亥切,音改?!炯崱款a下曰胲。【前漢·東方朔傳】樹頰胲?!驹]】胲音改,頰肉也。

              【胲】說文解字

              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四】【肉】。

              『說文解字』

              足大指毛也。從肉亥聲。古哀切

              『說文解字注』

              (胲)足大指毛肉。肉字依篇、韻補。倉公傳正義作皮。足母指上多生毛謂之毛肉。故字從肉。國語。至於手拇毛脈。謂手拇有毛脈也。莊子。臘者之有膍胲。音義云。胲、足大指也。漢書。樹頰胲。假爲也。從肉。亥聲。古哀切。一部。

              【胲】文言文

              暫無胲字的文言文

              【胲】組詞

              胲頰
                奇胲
                頰胲
                膍胲

              網(wǎng)友正在查“胲”的相關(guān)字典

              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、康熙字典、漢語字典、網(wǎng)絡(luò)等多渠道,如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站長。

             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