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出新華字典,出康熙字典,出中華字典,出國語詞典,出漢語字典。
【出】怎么讀
漢字 | 出 | 拼音 | chū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凵 | 筆畫 | 5 |
五筆 | BMK | 五行 | 金 |
繁體 | 齣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51FA | 字形分析 | 單一結(jié)構(gòu) |
倉頡編碼 | uu | 鄭碼編碼 | zizi |
四角編碼 | 22772 | 筆順編碼 | 52252 |
【出】筆順筆畫
1、出字的筆順編碼是:52252。
2、出字的部首是凵,出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單一結(jié)構(gòu),出字筆劃順序是:豎折/豎彎、豎、豎、豎折/豎彎、豎。
3、出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出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子集下】【凵】出·康熙筆畫:5 ·部外筆畫:3。
【出】基本解釋
1.從里面到外面(跟“進、入”相對):出來。出去。出門。出國。出院。
2.來到:出席。出場。
3.超出:出軌。出界。不出三年。
4.往外拿:出錢。出布告。出題目。出主意。
5.出產(chǎn);產(chǎn)生:出煤。出木材。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。
6.發(fā)生:出問題。這事兒出在1962年。
7.出版: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。
8.發(fā)出;發(fā)泄:出芽兒。出汗。出天花。出氣。
9.引文、典故等見于某處:語出《老子》。
10.顯露:出名。出面。出頭。出洋相。
11.顯得量多:機米做飯出飯。這面蒸饅頭出數(shù)兒。
12.支出:出納。量入為出。
13.跟“往”連用,表示向外:散會了,大家往出走。
14.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,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:三出戲。
15.趨向動詞。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、顯露或完成:看得出。看不出。拿出一張紙。跑出大門。看出問題。做出成績。
【出】網(wǎng)絡解釋
1. 從里面到外面:~訪。初~茅廬。~籠。~去。2. 往外拿,支付:~力。~錢。~謀畫策。入不敷~。3. 離開:~發(fā)。~軌。~嫁。4. 產(chǎn)生,生長:~產(chǎn)。~品。~人才。5. 發(fā)生:~事。6. 顯露:~現(xiàn)。~名。7. 超過:~色。~類拔萃(超出同類之上)。8. 來到:~席。~勤。9. 引文、典故來源于某處:~處(chù)。語~《孟子》。10. 顯得量多:這米~飯。11. 放在動詞后,表示趨向或效果:提~問題。12. 傳(chuán)奇中的一回,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。13.修成正果:~師。
【出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赤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尺律切,春入聲。【說文】進也。【廣韻】見也,遠也。【增韻】出入也,吐也,寫也。
又生也。【爾雅·釋訓】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。【左傳·成十三年】康公,我之自出。【註】秦康公,晉之甥也。
又【周禮·秋官·大司】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。【註】出謂越獄逃亡也。
又【增韻】斥也。【正韻】亦作黜絀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尺類切【正韻】蚩瑞切,推去聲。自中而外也。
又【正韻】凡物自出,則入聲。非自出而出之,則去聲。然亦有互用者。
又葉尺僞切,吹去聲。【詩·小雅】匪舌是出,維躬是瘁。
又葉敕律切,音黜。【馬融·圍棋賦】熒惑窘乏兮無令詐出,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。
又【韻補】葉側(cè)劣切,音茁。【曹植·卞后誄】詳惟聖善,岐嶷秀出。德配姜嫄,不忝先哲。
又葉赤知切,音侈。【穆天子傳·西王母謠】白雲(yún)在天,丘陵自出。道里悠遠,山川閒之。
又葉赤至切,音熾。【楚辭·九章】竊快在其中心兮,揚厥憑而不竢。芳與澤其雜糅兮,羌芳華自中出。【靈樞經(jīng)】男內(nèi)女外,堅拒勿出。謹守勿內(nèi),是謂得氣。
【出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六】【出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進也。象艸木益滋,上出達也。凡出之屬皆從出。尺律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出)進也。本謂艸木。引伸爲凡生長之偁。又凡言外出爲內(nèi)入之反。象艸木益茲上出也。茲各本作滋。今正。茲、艸木多益也。艸木由才而屮而?而出。日益大矣。尺律切。十五部。凡出之屬皆從出。
【出】文言文
①由內(nèi)向外走,與“入”相對。《國殤》:“出不入兮往不反。”《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》:“入則無法家拂士,出則無敵國外患者,國恒亡。”
【又】使……出來。《中山狼傳》:“先生舉手出狼。”
②付出;支付。《禮?王制》:“量入以為出。”
③出發(fā)。《殽之戰(zhàn)》:“吾見師出,而不見其入也。”《觸龍說趙太后》:“必以長安君為質(zhì),兵乃出。”
④脫離,離開。《梅花嶺記》:“其氣浩然,常留天地之間,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。”《紅樓夢》:“記得來了一個癩頭和尚,說要化我去出家。”
⑤離京為官,外放,外遷。《張衡傳》:“永和初,出為河間相。”《琵琶行》:“予出官二年,恬然自安。”
⑥發(fā)出,發(fā)布。《屈原列傳》:“每一令出,平伐其功。”
⑦出產(chǎn)。《捕蛇者說》:“殫其地之出,竭其廬之入。”
⑧出現(xiàn),發(fā)現(xiàn)。《教戰(zhàn)守策》:“戰(zhàn)者,必然之勢也。……不出于西,則出于北。”《醉翁亭記》:“……水落而石出者,山間之四時也。”
⑨超出,超過。《師說》:“古之圣人,其出人也遠矣。”《馮婉貞》:“敵出不意,大驚擾。”
⑩花瓣。任昉《述異記》:“花雜五色,六出。”
⑾古代戲曲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。
【出塵】1.超出塵俗。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耿介拔俗之際,瀟灑出之想。”2.佛教用語。脫離煩惱的塵俗。《四十二章經(jīng)》二三:“故曰凡夫透得此門,出羅漢。”
【出貸】出錢。
【出閤】1.皇子出就封國。《南齊書?江謐傳》:“諸皇子出用文武主帥,皆以委謐。”2.指閣臣出任外職。《梁書?江蒨傳》:“初,王泰出。”3.公文出嫁。元稹《七女封公文制》:“雖秾華可尚,出未期,而湯沐先施,分封有據(jù)。”后用為女子出嫁的通稱。
【出官】京官外調(diào)。
【出降】1.公主下嫁。2.指宮女出嫁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