癰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癰新華字典,癰康熙字典,癰中華字典,癰國語詞典,癰漢語字典。
【癰】怎么讀
漢字 | 癰 | 拼音 | yōng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疒 | 筆畫 | 10 |
五筆 | UEK | 五行 | 木 |
繁體 | 癰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75C8 | 字形分析 | 半包圍結構 |
倉頡編碼 | kbq | 鄭碼編碼 | tld |
四角編碼 | 127 | 筆順編碼 | 4134135112 |
癰
【癰】筆順筆畫
1、癰字的筆順編碼是:4134135112。
2、癰字的部首是疒,癰字的結構為:半包圍結構,癰字筆劃順序是:點、橫、撇、點、提、撇、橫折鉤、橫、橫、豎。
3、癰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癰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午集中】【疒】癰·康熙筆畫:23 ·部外筆畫:18。
【癰】基本解釋
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化膿性炎癥,病原體是葡萄球菌,多發生在背部或項部,癥狀是局部紅腫,形成硬塊,表面有許多膿皰,有時形成許多小孔,呈篩狀,非常疼痛,常引起發熱、寒戰等,嚴重時并發敗血癥。
【癰】網絡解釋
未檢索到癰字的網絡釋義。
【癰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於容切,音邕。【說文】腫也?!緩V韻】癰癤。【釋名】癰,壅也。氣壅否結,裹而潰也?!菊滞ā繍函徱?。有疵癰,赤施,兔齧,走緩四淫。厲癰,脫癰諸名。皆氣血稽留,榮衞不通之所致也?!踞釢h·律曆志】驚蟄晷長八尺二寸,未當至而至,多病癰疽脛腫。
又地名。與雍州之雍通?!踞釢h·獻帝紀】分涼州河西四郡爲癰州?!驹]】謂金城,酒泉,墩煌,張掖。
又邕上聲?!緫饑摺糠虬O雖癰腫胞疾。【釋文】癰,委勇反?! 炯崱恳嘧饔?。
又書作?!卷崟炕蜃?img src="http://www.www.ddvxo.cn/zb_users/upload/KXZD/ykhf3xsvz3l.svg" width="15">。
【癰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七】【疒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腫也。從疒雝聲。於容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腫也。肉部曰:腫,癰也。按腫之本義謂癰,引伸之爲凡墳起之名句。如上文癅,腫也;痤,小腫也,則非謂癰也。釋名曰:癰,壅也。氣壅否結裹而潰也。從【癰】文言文
一種毒瘡。《后漢書?華佗傳》:“佗以為腸癰。”
【癰】組詞
癰病
癰疽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