痂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痂新華字典,痂康熙字典,痂中華字典,痂國語詞典,痂漢語字典。
【痂】怎么讀
漢字 | 痂 | 拼音 | jiā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疒 | 筆畫 | 10 |
五筆 | ULKD | 五行 | 木 |
繁體 | 痂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75C2 | 字形分析 | 半包圍結(jié)構(gòu) |
倉頡編碼 | kksr | 鄭碼編碼 | tyj |
四角編碼 | 160 | 筆順編碼 | 4134153251 |
痂
【痂】筆順筆畫
1、痂字的筆順編碼是:4134153251。
2、痂字的部首是疒,痂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半包圍結(jié)構(gòu),痂字筆劃順序是:點、橫、撇、點、提、橫折鉤、撇、豎、橫折、橫。
3、痂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痂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午集中】【疒】痂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5。
【痂】基本解釋
傷口或瘡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纖維蛋白等凝結(jié)而成的塊狀物,傷口或瘡口痊愈后自行脫落。
【痂】網(wǎng)絡解釋
未檢索到痂字的網(wǎng)絡釋義。
【痂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古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牙切,音嘉。【說文】乾瘍也。【徐曰】今謂瘡生肉所蛻乾為痂。【正字通】瘡弇也。【南史·劉穆之傳】子邕為太守,嗜創(chuàng)痂。
【痂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七】【疒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疥也。從疒加聲。古牙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痂)疥也。按痂本謂疥。後人乃謂瘡所蛻鱗爲?zhàn)琛4斯帕x今義之不同也。葢瘡鱗可曰介。介與痂雙聲之故耳。南史。劉邕嗜食瘡痂。謂有蝮魚味。從。加聲。古牙切。十七部。
【痂】文言文
暫無痂字的文言文
【痂】組詞
痂查
痂癩
痂皮
飯痂
結(jié)痂
雪痂
痘痂
嗜痂
餐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