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資新華字典,資康熙字典,資中華字典,資國語詞典,資漢語字典。
【資】怎么讀
漢字 | 資 | 拼音 | zī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貝 | 筆畫 | 10 |
五筆 | UQWM | 五行 | 無 |
繁體 | 資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8D44 | 字形分析 | 上下結(jié)構(gòu) |
倉頡編碼 | iobo | 鄭碼編碼 | tdrl |
四角編碼 | 37802 | 筆順編碼 | 4135342534 |
【資】筆順筆畫
1、資字的筆順編碼是:4135342534。
2、資字的部首是貝,資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上下結(jié)構(gòu),資字筆劃順序是:點、提、撇、橫撇/橫鉤、撇、捺、豎、橫折、撇、點。
3、資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資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酉集中】【貝】資·康熙筆畫:13 ·部外筆畫:6。
【資】基本解釋
1.財物;錢:物資。投資。
2.質(zhì)地:資質(zhì)。
3.資格;資歷:論資排輩兒。
4.供給;提供:資助。以資參考。
5.“貲”,另見“貲”
【資】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資,zī,從次從貝。資,貨也。貨者,化也。資者,積也。旱則資舟。水則資車。夏則資皮。冬則資絺綌。皆居積之謂。資者,人之所藉也。周禮注曰。資,取也。老子曰:善人,不善人之師。不善人,善人之資。
【資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卽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津私切,音咨。【說文】貨也。【易·旅卦】旅卽次,懷其資。【註】必獲次舍,懷來資貨。
又【易·乾卦】萬物資始。【釋文】資,取也。
又【儀禮·聘禮】問歲月之資。【註】資,行用也。
又【五經(jīng)文字】齎,與資同。【儀禮·少牢饋食禮】資黍于羊俎兩端。【註】資,猶減也。今文資作齎。
又與咨同。【禮·緇衣】民惟曰怨資。【尚書】作咨。
又姓。【玉海】資氏。【留·風(fēng)俗傳】黃帝之後。【四明志】會稽有資氏。
又【集韻】資四切。與恣同。秦刻石文恣作資。
【資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六】【貝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貨也。從貝次聲。即夷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貨也。貨者、化也。資者、積也。旱則資舟。水則資車。夏則資皮。冬則資絺綌。皆居積之謂。資者、人之所藉也。周禮注曰。資、取也。老子曰。善人、不善人之師。不善人、善人之資。從貝。次聲。卽夷切。十五部。【資】文言文
①錢財;物資。《赤壁之戰(zhàn)》:“孤當(dāng)續(xù)發(fā)人眾,多載資糧,為卿后援。”
②積蓄。《信凌君竊符救趙》:“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,如姬資之三年,自王以下,欲求報其父仇,莫能得。”
③供給;資助。《祭妹文》:“汝來床前,為說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,聊資一次。”
④資本;依托。《赤壁之戰(zhàn)》:“若據(jù)而有之,此帝王之資也。”
⑤天賦。《漢書?董仲舒?zhèn)鳌罚骸敖癖菹沦F為天子,……又有能致之資。”
⑥通“咨”。詢問。《禮記?表記》:“事君先資其言。”
【資斧】⒈旅費。⒉征伐。
【資望】門第;聲望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