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家新華字典,家康熙字典,家中華字典,家國語詞典,家漢語字典。
【家】怎么讀
漢字 | 家 | 拼音 | jiā、jia、jie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宀 | 筆畫 | 10 |
五筆 | PEU | 五行 | 木 |
繁體 | 傢 | 怎么讀 | 跟我讀跟我讀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5BB6 | 字形分析 | 上下結構 |
倉頡編碼 | jmso | 鄭碼編碼 | wdgq |
四角編碼 | 30232 | 筆順編碼 | 4451353334 |
【家】筆順筆畫
1、家字的筆順編碼是:4451353334。
2、家字的部首是宀,家字的結構為:上下結構,家字筆劃順序是:點、點、橫撇/橫鉤、橫、撇、彎鉤、撇、撇、撇、捺。
3、家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家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寅集上】【宀】家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7。
【家】基本解釋
1.“傢”是“家伙”、“家具”、“家什”的“家”的繁體字。
2.家庭的住所:回家。這兒就是我的家。我的家在上海。
3.借指部隊或機關中某個成員工作的處所:我找到營部,剛好營長不在家。
4.經營某種行業的人家或具有某種身份的人:農家。漁家。船家。東家。行(háng)家。
5.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:專家。畫家。政治家。科學家。藝術家。社會活動家。
6.學術流派:儒家。法家。百家爭鳴。一家之言。
7.指相對各方中的一方:上家。下家。公家。兩家下成和棋。
8.謙辭,用于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的或同輩年紀大的親屬:家父。家兄。
9.人工飼養或培植的(跟“野”相對):家畜。家禽。家兔。家鴿。家花。
10.姓。
1.后綴。
2.用在某些名詞后面,表示屬于那一類人:女人家。孩子家。姑娘家。學生家。
3.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,指他的妻子(qī·zi):秋生家。老三家。
用在修飾語后,相當于“地”、“的”,如“整天家、成年家”。
【家】網絡解釋
家,jia,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“宀”(mián),表示與房室有關,最早的房子是用來祭祀祖先或家族開會。下面是“豕”中國書法,即野豬,野豬是比老虎、熊還危險的動物。野豬是非常難得的祭品,所以最隆重的祭祀是用野豬祭祀。本義:屋內,住所。
【家】康熙字典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古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牙切,
音加。【說文】家居也。【爾雅】戸牖之閒謂之扆。其內謂之家。【詩·周南】宜其室家。【註】家謂一門之內。
又婦謂夫曰家。【孟子】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。
又一夫受田百畝,曰夫家。【周禮·地官】上地家七人,中地家六人,下地家五人。【註】有夫有婦,然後爲家。
又大夫之邑曰家,仕於大夫者曰家臣。【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】大夫皆富,政將在家。
又天家,天子之稱。【蔡邕·獨斷】天子無外,以天下爲家。
又居其地曰家。【史記·陸賈傳】以好畤田地,善往家焉。
又著述家。【前漢·武帝紀】表章六經,罷黜百家。
又【太史公自序】成一家之言。
又家人,易卦名。
又姓。漢劇令家羨,宋家鉉翁。
又【集韻】古胡切,音姑。【詩·豳風】予未有室家。葉上據荼。
又【小雅】復我邦家。葉上居樗。
又與姑同。大家,女之尊稱。漢曹世叔之妻班昭稱大家,卽超妹。
又葉古俄切,音歌。【古雉朝飛操】我獨何命兮未有家,時將暮兮可奈何。
又【孔臧·蓼賦】茍非德義,不以爲家。安逸無心,如禽獸何。
又葉古暮切,音固。【焦氏·易林】三足孤鳥,靈明爲御。司過罰惡,自殘其家。 【說文】從宀,豭省聲。周伯溫曰:豕居之圈曰家,故從宀從豕。後人借爲室家之家。○按《六書故》作①,人所合也。從?,三人聚宀下,①之義也。乑古族字,乑譌爲豕,《說文》謂從豭省,無義。①字從宀從?,或從宀從乑。乑字從亻從人人,與?形近。
又。
【家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七】【宀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居也。從宀,豭省聲。(家)凥也。凥各本作居。今正。凥、處也。處、止也。釋宮。牖戶之閒謂之扆。其內謂之家。引伸之天子諸侯曰國。大夫曰家。凡古曰家人者、猶今曰人家也。家人字見哀四年左傳夏小正傳及史記、漢書。家凥曡韻。從宀。豭省聲。古牙切。古音在五部。按此字爲一大疑案。豭省聲讀家。學者但見從豕而巳。從豕之字多矣。安見其爲豭省耶。何以不云叚聲。而紆回至此耶。竊謂此篆本義乃豕之凥也。引申叚借以爲人之凥。字義之轉移多如此。牢、牛之凥也。引伸爲所以拘罪之()古文家。按此篆體葢誤。當從古文豕作?。古文四聲韻引作?。似近是。
【家】文言文
①住房;住所。《漢書?司馬相如傳》:“家徒四壁立。”
②家庭;家族。《促織》:“每責一頭,輒頃數家之產。”
③自家的;本家的。《滕王閣序》:“家君作宰,路出名區。”
④人家;人戶。《荊軻刺秦王》:“秦王購之金千斤,邑萬家。”
⑤家中的。《孔雀東南飛》:“非為織作遲,君家婦難為。”
⑥定居;安家。陶淵明《還舊居》:“疇昔家上京,六載去還歸。”
⑦家產;家業。《史記?呂不韋列傳》:“皆沒其家而遷之蜀。”
⑧奴隸社會中卿大夫的封邑。《季氏將伐顓臾》:“丘也聞有國有家者,不患貧而患不均。”
⑨朝廷;官府。《赤壁之戰》:“當橫行天下,為漢家除殘去穢。”
⑩把……居為一家所有。《漢書?蓋寬饒傳》:“三王家天下。”
⑾家養的;馴化的。齊己《野鴨》:“野鴨殊家鴨,離群忽遠飛。”
⑿學術或政治派別。《過秦論》:“于是廢先王之道,焚百家之言。”
⒀有專長或從事某種職業的人。《望洋興嘆》:“吾常見笑于大方之家。”白居易《觀刈麥》:“農家少閑月。”
⒁家;戶。《水滸傳》:“且說登州山下有一家獵戶。”
【又】種;樣。楊萬里《秋雨嘆》:“蕉葉半黃荷葉碧,兩家秋雨一聲。”
⒂自稱、人稱的語尾。如自稱儂家、咱家,人稱君家、伊家。《要做則做》:“后生家每臨事,輒曰‘吾不會做’,此大謬也。”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