陬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陬新華字典,陬康熙字典,陬中華字典,陬國語詞典,陬漢語字典。
【陬】怎么讀
漢字 | 陬 | 拼音 | zōu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阝 | 筆畫 | 10 |
五筆 | BBCY | 五行 | 無 |
繁體 | 陬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966C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構 |
倉頡編碼 | nlsje | 鄭碼編碼 | ycxs |
四角編碼 | 77240 | 筆順編碼 | 5212211154 |
陬
【陬】筆順筆畫
1、陬字的筆順編碼是:5212211154。
2、陬字的部首是阝,陬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陬字筆劃順序是:橫折折折鉤/橫撇彎鉤、豎、橫、豎、豎、橫、橫、提、橫撇/橫鉤、捺。
3、陬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陬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戌集中】【阜】陬·康熙筆畫:16 ·部外筆畫:8。
【陬】基本解釋
角落;山腳。
【陬】網絡解釋
陬,“阜”是土山,與區域有關。本義:山的角落)
【陬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子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將侯切,音緅。【說文】阪隅也。【戰國策】康王之時,有雀生
于城之陬。【史記·絳侯世家】後吳奔壁東南陬。
又【爾雅·釋天】正月爲陬。【史記·歷書】閏餘乖次孟陬殄滅。【註】正月爲孟陬。【屈原·離騷】攝提貞於孟陬。
又【莊子·天地篇】子貢陬失色,頊頊然不自得。【註】
陬,愧恧貌。
又黔陬,漢縣,因山而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瑯邪郡黔陬縣。【註】故介國也。【後漢·淳于恭傳】客隱瑯邪黔陬山。
又【廣韻】聚居也。
又【前漢·西域傳】昆莫欲使其孫岑陬尙公主。【史記·大宛傳】作岑娶。【註】陬,子侯反。
又【廣韻】側鳩切【集韻】甾尤切,音鄒。【玉篇】隅也。
又【廣韻】鄕名。【類篇】魯邑。【史記·孔子世家】孔子生魯昌平鄕陬邑。【註】陬,孔子父叔梁紇所治邑。【論語】作鄹人之子。
又【廣韻】子于切【集韻】遵須切,音諏。【張衡·南都賦】天封大胡,列仙之陬,上平衍而曠蕩,下蒙籠而崎嶇。 【集韻】或作
。
【陬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四】【
【陬】文言文
暫無陬字的文言文
【陬】組詞
暫無陬組詞的詞語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