朔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朔新華字典,朔康熙字典,朔中華字典,朔國語詞典,朔漢語字典。
【朔】怎么讀
漢字 | 朔 | 拼音 | shuò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月 | 筆畫 | 10 |
五筆 | UBTE | 五行 | 火 |
繁體 | 朔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6714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構 |
倉頡編碼 | tub | 鄭碼編碼 | uazq |
四角編碼 | 87420 | 筆順編碼 | 4315233511 |
【朔】筆順筆畫
1、朔字的筆順編碼是:4315233511。
2、朔字的部首是月,朔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朔字筆劃順序是:點、撇、橫、豎折/豎彎、豎、撇、撇、橫折鉤、橫、橫。
3、朔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朔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辰集上】【月】朔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6。
【朔】基本解釋
1.農歷每月初一。
2.北:朔風。朔方。
【朔】網絡解釋
朔,讀作:shuò,天文學名詞,又稱新月。指每月農歷初一,月球恰好運行到與太陽黃經相等的時刻,也指當時的月相。此時地面觀測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。
【朔】康熙字典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所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色角切,
音槊。【說文】月一日始蘇也。【白虎通】朔之言蘇也。明消更生,故言朔。【書·舜典】正月上日。【傳】上日,朔日也。【疏】月之始日謂之朔日。【周禮·春官·大史】頒告朔于邦國。【註】天子頒朔於諸侯,諸侯藏之祖廟。·至朔朝於廟,告而受行之也。【禮·玉藻】聽朔於南門之外。
又【儀禮·大射禮】朔鼙。【註】朔,始也。
又【禮·禮運】皆從其朔。【註】朔,亦初也。
又【玉篇】北方也。【書·堯典】宅朔方曰幽都。【傳】北稱朔。【疏】朔,北方也。舍人曰:朔,盡也。北方萬物盡,故言朔也。
【朔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七】【月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月一日始蘇也。從月屰聲。所角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朔)月一日始蘇也。朔蘇?韻。日部曰。晦者、月盡也。盡而蘇矣。樂記注曰。更息曰蘇。息、止也。生也。止而生矣。引伸爲凡始之偁。北方曰朔方。亦始之義也。朔方始萬物者也。從月。屰聲。所角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【朔】文言文
①陰歷每月初一。《察變》:“蟪蛄不識春秋,朝菌不知晦朔。”
②北;北方。《木蘭詩》:“朔氣傳金柝,寒光照鐵衣。”
③古地名,轄地約在今山省朔縣一帶。《愚公移山》:“一厝朔東,一厝雍南。”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