琀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琀新華字典,琀康熙字典,琀中華字典,琀國語詞典,琀漢語字典。
【琀】怎么讀
漢字 | 琀 | 拼音 | hán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王 | 筆畫 | 11 |
五筆 | GWYK | 五行 | 水 |
繁體 | 琀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7400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構 |
倉頡編碼 | mgoir | 鄭碼編碼 | coxj |
四角編碼 | 18162 | 筆順編碼 | 11213445251 |
琀
【琀】筆順筆畫
1、琀字的筆順編碼是:11213445251。
2、琀字的部首是王,琀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琀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橫、豎、提、撇、捺、點、橫撇/橫鉤、豎、橫折、橫。
3、琀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琀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午集上】【玉】琀·康熙筆畫:12 ·部外筆畫:7。
【琀】基本解釋
古代放在死者口中的玉。
【琀】網絡解釋
琀,讀音hán,是指古代放在死者嘴里的珠玉。
【琀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胡紺切,音憾。【說文】賵賻琀襚,皆贈喪之物。珠玉曰琀。
又或作含。【周禮·春官·典瑞】共含玉。【註】含玉柱左右顚,及在口中者。
又通作唅。【晉書·皇甫謐傳】唅之物。
又【集韻】胡南切,音含。義同。
【琀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一】【玉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送死口中玉也。從玉從含,含亦聲。胡紺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琀)送死口中玉也。典瑞曰。大喪共飯玉、含玉。注。飯玉、碎玉以雜米也。含玉、柱左右顚及在口中者。雜記曰。含者執璧將命。則是璧形而小耳。穀梁傳曰。貝玉曰含。按琀、士用貝。見士喪禮。諸矦用璧。見雜記。天子用玉。從王含。含亦聲。胡紺切。古音在七部。經傳多用含。或作唅。
【琀】文言文
暫無琀字的文言文
【琀】組詞
暫無琀組詞的詞語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