焉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焉新華字典,焉康熙字典,焉中華字典,焉國語詞典,焉漢語字典。
【焉】怎么讀
漢字 | 焉 | 拼音 | yān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灬 | 筆畫 | 11 |
五筆 | ghgo | 五行 | 土 |
繁體 | 焉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7109 | 字形分析 | 上下結構 |
倉頡編碼 | mylf | 鄭碼編碼 | aizu |
四角編碼 | 10327 | 筆順編碼 | 12121154444 |
【焉】筆順筆畫
1、焉字的筆順編碼是:12121154444。
2、焉字的部首是灬,焉字的結構為:上下結構,焉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豎、橫、豎、橫、橫、豎折折鉤、點、點、點、點。
3、焉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焉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巳集中】【火】焉·康熙筆畫:11 ·部外筆畫:7。
【焉】基本解釋
1.跟介詞“于”加代詞“是”相當:心不在焉。善莫大焉。
2.疑問代詞。哪里;怎么(多用于反問):焉有今日?。焉能不去?。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?
3.乃;于是:必知亂之所自起,焉能治之。
4.表示肯定的語氣:有厚望焉。因以為號焉。
5.姓。
【焉】網絡解釋
“焉”字常見于文言文。作兼詞一般都用在句尾有于是、于之的意思如:基本解釋:焉 yān ◎ 與介詞“于”加代詞“是”相當:心不在~。不復出~。 ◎ 乃,才:必知亂之所自起,~能治之。 ◎ 文言疑問詞,怎么,哪兒:且~置土石? ◎ 文言助詞:又何戚~。
【焉】康熙字典
【廣韻】於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於虔切【正韻】因肩切,音嫣?!菊f文】焉鳥,黃色。出於江淮。象形?!緩V韻】鳥雜色。【禽經】黃鳳謂之焉。
又【玉篇】安也,疑也?!緩V韻】何也?!驹姟ばo風】焉得諼草。言樹之背。
又【史記·歷書】太初元年,歲名焉逢?!驹]】索隱曰。漢書作閼逢。
又山名?!臼酚洝ば倥珎鳌窟^焉支山。
又國名?!厩皾h·西域傳】焉耆國,治員渠城。
又【唐韻】有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尤虔切【正韻】夷然切,音?。【玉篇】語巳之辭也是也。【易·坤卦】爲其嫌于無陽也,故稱龍焉。
又【廣韻】語助?!驹姟ぺL】已焉哉。
又【鄘風】終焉允臧。
又【淮南子·時則訓】天子焉始乗舟,薦鮪子寢廟?!驹]】焉,猶於也。
又【正韻】延知切,音夷。【周禮·秋官·行夫】焉使則介。之【釋文】焉,劉音夷。【註】夷使使於四夷,則行夫主爲之介。一謂夷發聲?!虬粗芏Y本作焉,而註直攺作夷,是焉。夷古通用不獨音同也。《正字通》云:周禮焉字,連上句讀,居于其國,則掌行人之勞辱事焉,使則介之。焉,語助也。當如字讀。讀作夷,非。《正字通》之說,於文義極順。但二鄭作夷,必非無據,今仍之。
又【廣韻】謁言切【集韻】依言切,音蔫?!緩V韻】安也。
又不言也。
又葉於堇切。【劉向·列女贊】齊女徐吾,念績獨貧。夜托燭明,李吾絕焉?!咀x書通】焉通作案。禮三年問:焉使倍之。荀子禮論篇作,案使倍之。〇按荀子內案字頗多,皆係方言,不與焉通,讀書通非。說文焉鳥之焉,徐鉉作有乾切,讀若?。韻會因之。今從玉篇、廣韻讀嫣。
【焉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四】【烏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焉鳥,黃色,出於江淮。象形。凡字:朋者,羽蟲之屬;烏者,日中之禽;舄者,知太歲之所在;燕者,請子之(焉)焉鳥、逗。黃色。出於江淮。今未審何鳥也。自借爲詞助而本義廢矣。古多用焉爲發聲。訓爲於。亦訓爲於是。如周禮焉使則介之。晉語焉作爰田、焉作州兵。左傳晉鄭焉依、裔焉大國。公羊傳焉爾、焉門者、焉閨者。呂覽、淮南焉始乗舟。三年問焉爲之立中制節、焉使倍之、焉使不及也。招?巫陽焉乃下招。象形。有乾切。十四部。凡字、朋者羽蟲之長。烏者日中之禽。淮南書曰。日中有踆烏。靈憲曰。日陽精之宗。積而成烏。烏有三趾。陽之類故數奇。舄者知大歲之所在?;茨蠒弧OU蟲鵲巢。皆向天一。按天一謂太陰所建也。博物志曰。鵲背太歲。然則鵲巢開戸。向天一而背歲。燕者請子之。見?部。作巢避戊己。亦見博物志。陸氏佃、羅氏願皆曰。燕之來去皆避社。又戊己日不取土。所貴者故皆象形。鳥多矣。非所貴皆爲形聲字。今字作鳳、作?、作鵲、作?、作鷰。則惟烏、焉不改焉。焉亦是也。焉亦象形。必有可貴者也。按烏、舄、焉皆可入鳥部。云從鳥省。不爾者、貴之也。貴燕故旣有燕部。又有?部。朋何以不別爲部也。冠於羣鳥之首矣。故傅諸小篆也。
【焉】文言文
①相當于“之”,可譯作“它”、“他”等?!恫渡哒哒f》:“以俟夫觀風者得焉?!?/p>
②表示疑問,相當于“何”,可譯作“怎么”、“哪里”?!队薰粕健罚骸耙跃?,曾不能損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王屋何!且焉置土石?”
③兼詞,相當于“于是”、“于之”。《勸學》:“積土成山,風雨興焉?!?/p>
④多用于反問,相當于“怎么”?!妒畡t》:“后生可畏,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?”
⑤用于句末,表示陳述語氣,相當于“了”、“呢”,常可不譯?!睹熳运]》:“此百之怨,而趙之所羞,而王弗知惡焉?!?/p>
⑥用于句末,表示疑問或反問,可譯為“呢”?!洱R桓晉文之事》:“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,則牛羊何擇焉?”
⑦用于句中,表示語氣舒緩、停頓?!锻笈d嘆》:“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。”《序》:“又或有記載而語焉不詳?!?/p>
⑧詞綴,用于形容詞之后,相當于“……的樣子”;在動詞前可譯作“……地”?!栋⒎繉m賦》:“盤盤焉,囷囷焉,蜂房水渦,矗不知其幾千萬落?!薄饵S生借書說》:“必慮人逼取,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?!?/p>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