掉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掉新華字典,掉康熙字典,掉中華字典,掉國語詞典,掉漢語字典。
【掉】怎么讀
漢字 | 掉 | 拼音 | diào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扌 | 筆畫 | 11 |
五筆 | RHJH | 五行 | 金 |
繁體 | 掉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6389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(jié)構(gòu) |
倉頡編碼 | qyaj | 鄭碼編碼 | dike |
四角編碼 | 51046 | 筆順編碼 | 12121251112 |
【掉】筆順筆畫
1、掉字的筆順編碼是:12121251112。
2、掉字的部首是扌,掉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左右結(jié)構(gòu),掉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豎鉤、提、豎、橫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橫、橫、豎。
3、掉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掉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卯集中】【手】掉·康熙筆畫:12 ·部外筆畫:8。
【掉】基本解釋
1.落下:掉淚。
2.減損,消失:掉色。掉價(jià)兒。
3.遺失,遺漏:這一行掉了兩個(gè)字。
4.回轉(zhuǎn)(zhuǎn):掉頭。掉轉(zhuǎn)。
5.搖擺,引申為賣弄,耍:掉文。掉俏。掉以輕心。掉臂而去。
6.對換:掉包。掉換。
7.落在后面:掉隊(duì)。
8.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完成:改掉。戒掉。
【掉】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拼音:diào注音:ㄉㄧㄠˋ簡體部首:扌;部外筆畫:8;總筆畫:11
【掉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吊切【正韻】杜弔切,調(diào)去聲。【說文】搖也。【廣韻】振也。【左傳·昭十一年】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。【楚語】大能掉小,故變而不勤。【註】掉,作也。【史記·孟嘗君傳】過市朝者,掉臂而不顧。【前漢·蒯通傳】酈生一士,伏軾掉三寸舌。
又正也。【左傳·宣十二年】御下兩馬,掉鞅而還。【註】飾馬正鞅,以示閒暇。
又掉磬。【禮·內(nèi)則註】雖有勤勞,不敢掉磬。【疏】崔氏云:北海人謂相激事爲(wèi)掉磬。隱義云:齊人謂相絞訐爲(wèi)掉磬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徒了切,音窕。亦搖動也。【增韻】顫也。
又【唐韻】女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尼角切,音搦。義同。
又持也。
又【集韻】女?dāng)溓校趑[。聲甄動也。【周禮·春官·典同】薄聲甄。【註】甄猶掉也。鍾微薄則聲掉。
【掉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二】【手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搖也。從手卓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尾大不掉。”徒弔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掉)搖也。掉者、搖之過也。搖者、掉之不及也。許渾言之。從手。卓聲。徒弔切。二部。春秋傳曰。尾大不掉。左傳昭一年文。
【掉】文言文
暫無掉字的文言文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