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扣新華字典,扣康熙字典,扣中華字典,扣國語詞典,扣漢語字典。
【扣】怎么讀
漢字 | 扣 | 拼音 | kòu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扌 | 筆畫 | 6 |
五筆 | RKG | 五行 | 木 |
繁體 | 扣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6263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構 |
倉頡編碼 | qr | 鄭碼編碼 | djvv |
四角編碼 | 56000 | 筆順編碼 | 121251 |
【扣】筆順筆畫
1、扣字的筆順編碼是:121251。
2、扣字的部首是扌,扣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扣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豎鉤、提、豎、橫折、橫。
3、扣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扣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卯集中】【手】扣·康熙筆畫:7 ·部外筆畫:3。
【扣】基本解釋
1.用圈、環等東西套住或攏住;把門扣上。
2.衣紐:衣扣。
3.繩結:繩扣兒。
4.把器物口朝下放或覆蓋東西:把碗扣在桌上。
5.相符,符合:扣題(符合題義)。
6.強留:扣押。
7.從中減除:扣除。扣發(fā)。
8.敲擊:扣人心弦。
【扣】網絡解釋
扣,從手,口聲。常作動詞用,意為從原數額總減去一部分,也有套住或搭住,扣留、扣押,器物口朝下放置的意思。有常用詞:扣子、扣人心弦等。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:牽馬也。周禮田仆。凡田、王提馬而走。諸矦晉。大夫馳。注曰。提猶舉也。晉猶抑也。使人扣而舉之抑之皆止奔也。馳放不扣。史記。伯夷、叔齊扣馬而諫。
【扣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丘
切,
音
。擊也。【晉書·張華傳】吳郡臨平岸,出一石鼓,華曰:可取蜀中桐材,刻爲魚形,扣之則鳴矣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苦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去后切,音口。義同。
又【說文】牽馬也。 本作。通作叩。
【扣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二】【手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牽馬也。從手口聲。丘后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扣)牽馬也。周禮田僕。凡田、王提馬而走。諸矦晉。大夫馳。注曰。提猶舉也。晉猶抑也。使人扣而舉之抑之皆止奔也。馳放不扣。史記。伯夷、叔齊扣馬而諫。從手。口聲。苦后切。四部。
【扣】文言文
①拉住;牽住。《左傳?襄公十八年》:“齊侯駕,將走郵棠。太子與郭榮扣馬。”
②通“叩”。敲擊;敲打。《石鐘山記》:“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。”
③通“叩”。叩問;詢問。《大鐵椎傳》:“扣其鄉及姓字,皆不答。”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