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推新華字典,推康熙字典,推中華字典,推國語詞典,推漢語字典。
【推】怎么讀
漢字 | 推 | 拼音 | tuī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扌 | 筆畫 | 11 |
五筆 | RWYG | 五行 | 金 |
繁體 | 推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63A8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構 |
倉頡編碼 | qog | 鄭碼編碼 | dni |
四角編碼 | 50015 | 筆順編碼 | 12132411121 |
【推】筆順筆畫
1、推字的筆順編碼是:12132411121。
2、推字的部首是扌,推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推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豎鉤、提、撇、豎、點、橫、橫、橫、豎、橫。
3、推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推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卯集中】【手】推·康熙筆畫:12 ·部外筆畫:8。
【推】基本解釋
1.向外用力使物體或物體的某一部分順著用力的方向移動:推車。推磨。推倒。我推了他一把。門沒有閂上,一推就開了。
2.(推磨)磨或(推碾子)碾(糧食):推了兩斗蕎麥。
3.用工具貼著物體的表面向前剪或削:推草機。推頭。用刨子推光。
4.使事情開展:推廣。推銷。推行。把水利建設推向高潮。
5.根據已知的事實斷定其他;從某方面的情況想到其他方面:類推。推算。推己及人。
6.讓給別人;辭讓:推辭。推讓。解衣推食。既然大家都選你,你就別推了。
7.推諉;推托:推三阻四。
8.推遲:開會日期往后推幾天。
9.推崇:推許。推重。
10.推選;推舉:大家推老張擔任小組長。
【推】網絡解釋
詞目:推拼音:tuī注音:ㄊㄨㄟ
【推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他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通回切,退平聲。【說文】排也。【增韻】盪也,擠也。一曰進之也。【禮·月令】孟春躬耕帝籍,天子三推,三公五推,卿諸侯九推。【左傳·襄十四年】或輓之,或推之。【註】前牽爲輓,後送爲推。
又移也。【詩·大雅】旱旣太甚,則不可推。【疏】不可令之移去矣。推是遠離之辭。
又讓所有以予人也。【史記·淮隂侯傳】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。【後漢·光武紀】推赤心置人腹中。
又卻也,諉也。
又【唐韻】昌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川錐切,音?。順遷也。【易·繫辭】寒暑相推,而歲成焉。
又【增韻】擇也,獎也,奉也。亦進之也。【書·周官】推賢讓能,庶官乃和。【禮·儒行】上弗援,下弗推。【註】推猶進也。【疏】不爲民下所薦舉也。【前漢·韓信傳】家貧無行,不得推擇爲吏。【註】無善行可推舉選擇也。
又尋繹也。【前漢·劉向傳贊】有意其推本之也。【註】言其究極根本,深有意也。 一曰窮詰也。【史記·酷吏傳】天水駱璧推減。【註】推,直追反,謂推繫之以成獄也。減一作成。
【推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二】【手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排也。從手隹聲。他回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推)排也。今六脂、十五灰殊其音義。古無二音二義也。從手。隹聲。他回切。十五部。按廣韻叉隹湯回二音。
【推】文言文
①用手推。《陳州糶米》:“你可也被人推更不輕。”
②推移;移動。《譚嗣同》:“榮賊并非推心待慰帥者。”
③推求;推測。《察變》:“特據前事推未來,為變方長。”
④推廣。《齊桓晉文之事》:“故推恩足以保四海。”
⑤推辭;推托。《林教頭風雪山神廟》:“這番張教頭沒得推故了。”
⑥推薦;推舉。《報任安書》:“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。”
⑦推行;實行。《韓非子?五蠹》:“州部之吏操官兵,推公法,而求索奸人。”
⑧推崇;贊許。《墨池記》:“其亦欲推其事,以勉其學者邪。”
⑨假裝。《長亭送別》:“猛然見了把頭低,長吁氣,推整素羅衣。”
【推誠】以誠意待人。
【推體】委身;以身相托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