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探新華字典,探康熙字典,探中華字典,探國語詞典,探漢語字典。
【探】怎么讀
漢字 | 探 | 拼音 | tàn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扌 | 筆畫 | 11 |
五筆 | RPWS | 五行 | 火 |
繁體 | 探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63A2 | 字形分析 | 左右結構 |
倉頡編碼 | qbcd | 鄭碼編碼 | dwof |
四角編碼 | 57094 | 筆順編碼 | 12145341234 |
【探】筆順筆畫
1、探字的筆順編碼是:12145341234。
2、探字的部首是扌,探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探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豎鉤、提、點、橫撇/橫鉤、撇、點、橫、豎、撇、捺。
3、探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探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卯集中】【手】探·康熙筆畫:12 ·部外筆畫:8。
【探】基本解釋
1.試圖發現(隱藏的事物或情況):探礦。探路。探口氣。試探。鉆探。
2.做偵察工作的人:密探。敵探。
3.看望:探望。探親。探病。
4.向前伸出(頭或上體):探頭探腦。行車時不要探身窗外。
5.過問:探閑事。
【探】網絡解釋
探,讀作tàn,本意是摸取。引申義:1.尋求:如探求、探討、探索、探試、勘探、試探、鉆探、探幽訪勝、探本窮源等; 2.偵察打聽:如探問、探聽、探詢、探查、探察;3. 做偵察工作的人:如探馬(偵察騎兵)、敵探、密探等; 4.訪問,看望:如探望、探親、探監等; 5.頭或上體伸出,手伸入:如探身、探頭探腦、探囊取物等。
【探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他含切,音貪。【說文】遠取之也。【增韻】伺也,索也。【易·繫辭】探賾索隱。【疏】探謂閱探求取。【書·多方】則惟爾多方,探天之威。【註】自取天威也。【穀梁傳·隱元年】已探先君之邪志。【前漢·董仲舒傳】春秋深探其本。
又【爾雅·釋言】探,試也。【論語】見不善如探湯。【史記·酈生傳】此所謂探虎口者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他紺切,音僋。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時占切,音蟾。亦取也。與撏同。【說文】本作。今文作探。【周禮】作撢。互見撢字註。
【探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二】【手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遠取之也。從手罙聲。他含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探)遠取之也。探之言深也。易曰。探嘖索隱。從手。突聲。他含切。古音在七部。
【探】文言文
①掏;手伸進去摸取。《兩小兒辯日》:“日初出滄滄涼涼,及其日中如探湯。”
②尋求;尋找。《促織》:“于敗堵叢草處,探石發穴,靡計不施,迄無濟。”
③探訪;探尋游覽。《游黃山記》:“因念黃山當年生平奇覽,而有奇若此,前未一探,茲游快且愧矣!”
④探討;探究。《譚嗣同》:“閉戶養心讀書,冥探孔佛之精奧。”
⑤探望。《祭妹文》:“前年予病,汝終宵刺探。”
⑥偵察;偵探。《群英會蔣干中計》:“瑜欲親往探看曹軍水寨。”
【探花】看花;采花。唐代進士及第,在杏園宴會,由同榜進士中最年輕的二人采折名花,稱探花郎或探花使。宋代專稱科舉考試中殿試一甲第三名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