萌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萌新華字典,萌康熙字典,萌中華字典,萌國語詞典,萌漢語字典。
【萌】怎么讀
漢字 | 萌 | 拼音 | méng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艸 | 筆畫 | 11 |
五筆 | AJEF | 五行 | 木 |
繁體 | 萌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840C | 字形分析 | 上下結構 |
倉頡編碼 | tab | 鄭碼編碼 | ekq |
四角編碼 | 44627 | 筆順編碼 | 12225113511 |
【萌】筆順筆畫
1、萌字的筆順編碼是:12225113511。
2、萌字的部首是艸,萌字的結構為:上下結構,萌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豎、豎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橫、撇、橫折鉤、橫、橫。
3、萌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萌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申集上】【艸】萌·康熙筆畫:14 ·部外筆畫:8。
【萌】基本解釋
1.(植物)發芽:萌芽。
2.發生:故態復萌。
3.古又同“氓(méng)”。
【萌】網絡解釋
萌,草木的芽,常用于描述植物發芽的過程,或者用于描述事物開始發生的狀態。事物如同草木發芽一樣給人生機勃勃的感受,可以謂之以萌。如今亦被人們用于指代“可愛”。
【萌】康熙字典
〔古文〕鋂【唐韻】莫耕切【正韻】眉庚切,音氓。【說文】草芽也。
又【韻會】菜始生也。【博雅】始也。
又不動貌。【莊子·應帝王】鄕吾示之以地文,萌乎不震不正。
又耕亦曰萌。【周禮·秋官】薙氏掌殺草,春始生而萌之。【註】謂耕反其萌芽。
又姓。【正字通】五代蜀裨將萌慮。
又葭萌,地名。【史記·貨殖傳註】屬廣漢,今利州縣。
又通氓。【管子·山國軌】謂高田之萌曰:吾所寄幣于子者若干。【註】萌,民也。【戰國策】施及萌隷。
又同蕄。【爾雅·釋訓】存存、萌萌,在也。
又【唐韻古音】讀芒。【揚雄·幽州牧箴】義兵涉漠,偃我邊萌。葉下康韻。
又義與芒通。【禮·月令】句者畢出,萌者盡達。【管子·五行篇】艸木區萌。區萌卽句芒也。
又【集韻】彌登切,音瞢。義同。
又眉兵切,音明。蕨萌,草名。
【萌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一】【艸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艸芽也。從艸朙聲。武庚切〖注〗鋂,古文。
『說文解字注』
(萌)艸木芽也。木字依玉篇補。說文以艸木芽、艸木榦、艸木葉聮綴成文。?芽析言則有別。尚書大傳。周以至動、殷以萌、夏以牙是也。統言則不別。故曰?、艸木芽也。月令。句者畢出。?者盡達。注。句、屈生者。而直曰?。樂記作區?。從艸。朙聲。武庚切。古音在十部。
【萌】文言文
①草木發芽。《禮記?月令》:“草木萌動。”
【又】比喻開始發生。班固《東都賦》:“懼侈心其將萌。”
②通“氓”,老百姓。《韓非子?問田》:“齊民萌之度。”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