菑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菑新華字典,菑康熙字典,菑中華字典,菑國語詞典,菑漢語字典。
【菑】怎么讀
漢字 | 菑 | 拼音 | zī、zì、zāi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艸 | 筆畫 | 11 |
五筆 | AVLF | 五行 | 木 |
繁體 | 菑 | 怎么讀 | 跟我讀跟我讀跟我讀 |
統一編碼 | 基本區 U+83D1 | 字形分析 | 上下結構 |
倉頡編碼 | tvvw | 鄭碼編碼 | ezki |
四角編碼 | 44603 | 筆順編碼 | 12255525121 |
【菑】筆順筆畫
1、菑字的筆順編碼是:12255525121。
2、菑字的部首是艸,菑字的結構為:上下結構,菑字筆劃順序是:橫、豎、豎、撇點、撇點、撇點、豎、橫折、橫、豎、橫。
3、菑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菑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申集上】【艸】菑·康熙筆畫:14 ·部外筆畫:8。
【菑】基本解釋
1.初耕的田地。
2.開荒:“厥父菑,厥子乃弗肯播。”
3.姓。
1.插入:樹立:“察其菑蚤不齵,則輪雖敝不匡。”
2.枯死而未倒的樹:“周公之狀,身如斷菑。”
3.車輻插入轂中的部分。
4.矮墻。
5.剖析。
古同“災”:“不逢天菑,不遇人害。”
【菑】網絡解釋
基本信息菑拼音:zīzìzāi 注音:ㄗㄗˋㄗㄞ簡體部首:艸,部外筆畫:8,總筆畫:11繁體部首:艸,部外筆畫:8,總筆畫:14五筆86&98:AVLF 倉頡:TVVW 鄭碼:EZKI筆順編號:12255525121 四角號碼:44603 UniCode:CJK 統一漢字 U+83D1
【菑】康熙字典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側持切,音緇。【說文】不耕田也。【徐曰】從艸從
從田。
,川壅也,田不耕則艸壅塞之。【爾雅·釋地】田一歲曰葘。【註】今江東呼初耕地反草爲葘。【詩·小雅】于此葘畝。【疏】葘者,災也,始災殺其草木也。【易·無妄】不葘畬。【疏】不敢首發新田,惟治其葘熟之地。
又水名。【山海經】常蒸之山,葘水出焉。
又地名。【史記·孝景帝紀註】葘川縣,故劇城。
又姓。【通志·氏族略】孔融集有葘莊,靑州人。
又【正韻】將來切,同災。【詩·大雅】無葘無害。
又【韻會】側吏切,音厠。木立死曰葘。【詩·大雅】其葘其翳。
又【周禮·冬官·輪人註】察其菑蚤不齵則輪,雖敝不匡。鄭註菑輻入轂中者謂建輻也。泰山平原所樹立物爲葘。聲如胾。博立梟棊亦爲菑。【前漢·武帝紀瓠子歌】隤林竹兮揵石葘。【師古註】石葘,謂石立之也。
又資四切,音恣。剖也,裂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居幹之道,葘栗不迤。
又與椔通。【荀子·非相篇】身如斷葘。菑、緇、椔諸字從作。
【菑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一】【艸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不耕田也。從艸甾。《易》曰:“不菑畬。”甾,菑或省艸。側詞切〖注〗徐鍇曰:“當言從艸從從田,田不耕則艸塞之,故從
,
音災。若從甾,則下有甾缶字相亂。〖注〗
、
、
,古文。
『說文解字注』
不耕田也。海寧陳氏鱣曰:不,當爲才。才耕田,謂始耕田也。才財材皆訓始。玉裁按:不,當爲反,字之誤也。爾雅田一歲曰葘,毛詩傳、馬融虞翻易注皆用之。韓詩、董遇易章句皆曰:葘,反艸也。與田一歲義相成。詩大田箋曰:俶載讀爲熾葘。時至,民以其利耜熾葘,發所受之地,趨農急也。攷諸經傳,凡入之深而植立者皆曰葘,如攷工記輪人葘訓建輻,弓人葘訓以鋸副析,公羊傳以人爲葘,漢書楗石葘,鄭仲師云:泰山平原所樹立物爲葘,聲如胾。博,立?棊亦爲葘。其他若毛傳木立死曰葘,漢書事刃公之腹中,急就篇:分別部居不襍廁。漢太學石經以人爲側,皆此字之引伸假借,又假爲烖害字。從艸田,【菑】文言文
①開荒。《尚書?大浩》:“厥父菑,厥子乃弗肯播。”
②初耕一年的地土。沈約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宿秉停菑。”
zì
①通“倳”。樹立;插入《周禮?考工記?輪人》:“察其菑蚤不齲,剛輪雖敝不匡。”
②直立而枯死的樹木。《荀子?非相》:“周公之狀,身如斷菑。”
zāi
通“災”。禍害;災害《詩經?大雅?生民》:“無菑無害。”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