異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異新華字典,異康熙字典,異中華字典,異國語詞典,異漢語字典。
【異】怎么讀
漢字 | 異 | 拼音 | yì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田 | 筆畫 | 11 |
五筆 | LAWU | 五行 | 無 |
繁體 | 異 | 怎么讀 | 跟我讀 |
統(tǒng)一編碼 | 基本區(qū) U+7570 | 字形分析 | 上下結(jié)構(gòu) |
倉頡編碼 | wtc | 鄭碼編碼 | kieo |
四角編碼 | 60801 | 筆順編碼 | 25121122134 |
【異】筆順筆畫
1、異字的筆順編碼是:25121122134。
2、異字的部首是田,異字的結(jié)構(gòu)為:上下結(jié)構(gòu),異字筆劃順序是:豎、橫折、橫、豎、橫、橫、豎、豎、橫、撇、點。
3、異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4、異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午集上】【田】異·康熙筆畫:12 ·部外筆畫:7。
【異】基本解釋
1.不同的:異乎。異說。異常。異己(與自己意見不同或利害相衝突的人)。異端(舊時指不符合正統(tǒng)思想的主張或教義,如“異異邪說”)。異化。異性。異樣。大同小異。異曲同工。
2.分開:離異。異居。
3.另外的,別的:異日。異地。異國。異鄉(xiāng)。異類。
4.特別的:奇異。異聞。異彩。奇才異能(特殊的才能)。
5.奇怪:驚異。詫異。怪異。
【異】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未檢索到異字的網(wǎng)絡(luò)釋義。
【異】康熙字典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羊吏切【正韻】以智切,
移去聲。【說文】分也,從廾從
。
予也。【博雅】異分也。【史記·商君傳】民有二男以上,不分異者,倍其賦。
又不同也。【書·旅獒】王乃昭德之,致于異姓之邦。【禮·儒行】同弗與異弗非也。【疏】謂彼人與己之疏異,所爲是善,則不非毀之也。 又怪也。【釋名】異者,異於常也。【左傳·昭二十六年】據(jù)有異焉。【註】異猶怪也。【史記·屈賈傳】化爲異物兮,又何足患。
又奇也。【周禮·地官·質(zhì)人】掌成市之貨賄,人民,牛馬,兵器,珍異。【註】珍異,四時食物。【史記·仲尼弟子傳】受業(yè)身通者七十有七人,皆異能之士也。
又違也。
又姓。唐異牟尋歸唐,冊封南詔王,今白水蠻有此姓。
又異,翹草名。【爾雅·釋草】連異翹。
又無名異藥名,主治金創(chuàng)折傷。
又【韻補】葉延知切,音怡。【詩·邶風】洵美且異。葉下貽。
又葉弋質(zhì)切,音逸。【詩·小雅】亦祇以異。【朱註】逸織反。【無名氏樂德歌】所見奇異,葉甘美酒食。
【異】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三】【異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分也。從廾從畀。畀,予也。凡異之屬皆從異。羊吏切〖注〗徐鍇曰:“將欲與物,先分異之也。《禮》曰:‘賜君子小人不同日。’”
『說文解字注』
(異)分也。分之則有彼此之異。從廾畀。畀、予也。竦手而予人則離異矣。羊吏切。一部。凡異之屬皆從異。
【異】文言文
暫無異字的文言文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