趾怎么讀

             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趾字怎么讀,趾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,趾字的說文解字,趾字相關的文言文,趾字的組詞等。

              趾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趾新華字典趾康熙字典趾中華字典趾國語詞典趾漢語字典

              【趾】怎么讀

              漢字 拼音 zhǐ
              部首 筆畫 11
              五筆 KHHG 五行
             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
             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+8DBE 字形分析 左右結構
              倉頡編碼 rmylm 鄭碼編碼 jiii
              四角編碼 61110 筆順編碼 25121212121

              【趾】筆順筆畫

              1、趾字的筆順編碼是:25121212121。

              2、趾字的部首是足,趾字的結構為:左右結構,趾字筆劃順序是:豎、橫折、橫、豎、橫、豎、提、豎、橫、豎、橫。

              3、趾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
              4、趾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酉集中】【足】趾·康熙筆畫:11 ·部外筆畫:4。

              【趾】基本解釋

              1.腳指頭:趾骨。

              2.古指腳:趾高氣揚。

              【趾】網絡解釋

              腳:趾高氣揚。腳指頭:趾骨。趾甲。蹤跡:“庶追芳趾”。古同“址”。部首:足

              【趾】康熙字典

             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諸市切【正韻】諸氏切,音止。【爾雅·釋言】趾,足也。【釋名】趾,止也。言行一進一止也。【易·賁卦】賁其趾。【詩·豳風】四之日舉趾。【禮·曲禮】請袵何趾。

              又【左傳·宣十一年】略基趾。【註】趾,城足也。

              又【禮·王制】南方曰蠻,雕題交趾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交趾郡,屬交州。

              又通作止。【前漢·法志】當斬左止者,笞五百。【註】師古曰:止足也。

              【趾】說文解字

              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二】【止】。

              『說文解字』

              下基也。象艸木出有址,故以止爲足。凡止之屬皆從止。諸市切

              『說文解字注』

              (止)下基也。與?同部同義。象艸木出有阯。止象艸木生有阯。屮象艸木初生形。象艸過屮枝莖益大。出象艸木益滋上出達也。故?止爲足。此引伸假借之法。凡以韋爲皮韋、以朋爲朋黨、以來爲行來之來、以西爲東西之西、以子爲人之偁皆是也。以止爲人足之偁與以子爲人之偁正同。許書無趾字。止卽趾也。詩麟之止。易賁其止、壯于前止。士昏禮北止。注曰。止、足也。古文止爲趾。許同鄭從今文。故不錄趾字。如從今文名、不錄古文銘也。或疑銘趾當爲今文。名止當爲古文。周尚文。自有委曲煩重之字不合於倉頡者。故名止者、古文也。銘趾者、後出之古文也。古文禮今文禮者、猶言古本今本也。古本出於周、從後出之古文。今本行於漢、轉從冣初之古文。猶楷之體、時或有捨小篆用古籒體者也。諸市切。一部。凡止之屬皆從止。

              【趾】文言文

              ①腳。《左傳?桓公十三年》:“舉高,心中固矣。”

              ②蹤跡;行動所留下的痕跡。王勃《觀佛跡寺》:“松崖圣余。”

              ③通“址”,地基。左思《魏都賦》:“亭亭峻。”

              【又】山腳。阮籍《詠懷》:“去上西山。”

              【趾】組詞

              趾高氣揚
              趾骨
              趾甲

              網友正在查“趾”的相關字典

              版權聲明: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、康熙字典、漢語字典、網絡等多渠道,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。

             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