笢怎么讀

             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笢字怎么讀,笢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,笢字的說文解字,笢字相關的文言文,笢字的組詞等。

              笢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笢新華字典笢康熙字典笢中華字典笢國語詞典笢漢語字典

              【笢】怎么讀

              漢字 拼音 mǐn
              部首 筆畫 11
              五筆 TNAB 五行
             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
             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+7B22 字形分析 上下結構
              倉頡編碼 hrvp 鄭碼編碼 myhd
              四角編碼 88747 筆順編碼 31431451515

              【笢】筆順筆畫

              1、笢字的筆順編碼是:31431451515。

              2、笢字的部首是竹,笢字的結構為:上下結構,笢字筆劃順序是:撇、橫、點、撇、橫、點、橫折、橫、豎提、橫、斜鉤。

              3、笢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:

              4、笢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:【未集上】【竹】笢·康熙筆畫:11 ·部外筆畫:5。

              【笢】基本解釋

              1.竹皮。

              2.理發用的刷子。

              【笢】網絡解釋

              笢mǐn竹子的表皮,可劈成篾條 []笢,竹膚也。——《說文》見“笢笏”笢笏mǐnwěn[bamboo’s hole] 笛孔解釋: 1.吹笛時用手按著笛孔。《文選.馬融》:"笢笏抑隱,行入諸變。"李善注:"笢笏抑隱,手循孔之貌。"一說,笢笏即篾忽,狀其聲之微細。見清朱珔《文選集釋》。

              【笢】康熙字典

              【廣韻】武盡切【集韻】弭盡切,音泯。竹表也。【說文】竹膚也。【廣雅】笁竹也,其表曰笢。

              又【馬融·長笛賦】笢笏抑隱。【註】笢笏抑隱,手循笛孔之貌。

              又【正字通】今之澤髮騣刷曰笢。

              又【廣韻】武巾切,音珉。義同。騣字原從蚤作。

              【笢】說文解字

              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五】【竹】。

              『說文解字』

              竹膚也。從竹民聲。武盡切

              『說文解字注』

              (笢)竹膚也。膚、皮也。竹膚曰笢。亦曰筍。見禮器。俗作筠。巳析可用者曰蔑。禮注作?。士喪禮謂之靲。析之謂之筡。亦謂之?。從竹。民聲。武盡切。十二部。

              【笢】文言文

              暫無笢字的文言文

              【笢】組詞

              笢笏

              網友正在查“笢”的相關字典

              版權聲明: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、康熙字典、漢語字典、網絡等多渠道,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。

              評論